
1月1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来到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新燕村参加冬修水利劳动,为灌渠清淤扩容。记者 刘宇摄
大兴水利惠民生 夯实基础促发展
——郭声琨在贺州参加冬修水利劳动侧记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 攀
又是一年好时节,冬修水利正当时。1月1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与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一道,来到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新燕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参加冬修水利劳动。
新燕村的田间地头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大办水利,稳农惠农保国安”,“以大干水利为基础,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新局面”等大红横幅格外醒目,既道出了水利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又表明了干部群众大干水利的决心和信心。
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郭声琨径直走到泥泞的渠底,拿起一把铁铲,便开始为水渠清淤扩容。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到来,鼓舞着在场的干部群众,大家干得更欢了。抡锹松土、挥锄铲土、运送淤泥,劳动场面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郭声琨一边劳动,一边详细地询问:“这条渠道有多长?水源从哪里来?灌溉多少农田?”
当地水利部门的同志介绍,新燕六支渠属于龟石水库东干渠的支渠,长7.5公里,灌溉着新燕村和美仪村共2600多亩农田,对当地粮食生产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挥着巨大作用。南蛇塘排灌渠位于六支渠的中游,渠道长2.6公里,灌溉面积约1200亩。但由于新燕六支渠位于龟石水库东干渠下游,且大部分渠段为土渠,淤积和渗漏严重,造成过水量偏小,极大影响了该灌区农田用水。
八步区的同志说,去年以来该区共投入50万元,修建新燕村六支渠和南蛇塘排灌渠水利工程,目前已有部分渠段修建了三面光。
郭声琨问在身旁劳动的村民小黄:“兴修水利大家高不高兴?”
小黄说:“大家都盼了很久了!”他告诉郭声琨,村民们非常积极,义务投工投劳,参与水利建设。现在,村里已改善了灌溉面积1500亩,每亩可新增粮食100公斤,还增加了蔬菜种植面积800亩,村民年人均收入能达到五六千元。
郭声琨欣喜地鼓励大家:“这次冬修水利、清淤扩容之后,今年农作物的产量会更高,大家的收入也会更高。”
贺州市负责同志介绍,贺州市深入开展“兴水利、大种树、强基础、保增长、惠民生、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大规模开展冬春水利建设。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市266项(处)水利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完工226处,完成投资1.5067亿元,新增灌溉面积0.7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45万亩。预计到今年3月底,可全面完成2009-2010年冬春水利建设计划任务。
郭声琨对贺州市开展冬春水利建设的成绩表示满意。他说,水利不但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巩固发展水利基础设施,不但是促进农业增收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保障城市、乡村供水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全区各地务必要紧紧抓住当前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冬修水利的新高潮,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