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汤醇味需文火 自贸建设应执著
——访商务部国家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博士
广西新闻网记者 林涌泉 实习生 岳 汉
1月8日上午,记者在南宁荔园山庄采访到了出席“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的中国商务部国家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博士。霍建国针对日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中所将遇到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阐述了个人的看法,为沉浸在喜庆当中的“自贸区元年”增添了一抹冷静而睿智的理性光辉。
与许多激情洋溢的专家学者不同,霍建国博士的发言给记者的感觉,颇像一位小学班主任在鞭策自己麾下某个沾沾自喜的尖子生,悚然直言,带给人们的却是常人所未曾想到的真知灼见。访谈伊始,霍建国便提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区域共享的自贸区时代当中,原本具有独特地缘优势的广西是否会面临被边缘化的现实?
对此,霍建国直言不讳地指出,广西过去在宣传自贸区的过程当中,过分地强调了“零关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实际上在东部发达地区踊跃参与竞争的条件下,我们将目光过分集中在“零关税”之上,多少有些盲目乐观之嫌。
霍建国进一步指出,相对于贸易总量庞大的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优势实际上主要在于“面向东盟,服务东盟”的地缘优势。以目前而言,在与东盟各国开展多边贸易方面广西尚还难以和东部省份进行同质化竞争。因此,广西应将着力点放在“服务”二字之上,在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物流、中转、商贸推介的过程当中,搭建起稳固的交流渠道与交流平台,同时承接东部的二线产业,方才是广西的发展之道。
由此,广西当前的要务,首先是运用好自己的地缘优势,在优势明显的对越经贸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当中抢占先机,同时在物流、加工、仓储和信息推介等方面下大力气发展之。如此,方可在自贸区时代“抢”到“第一桶金”,实现软硬实力的全面提升,继而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做长远打算。
霍建国特别提到,由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个别相对弱势的东盟成员国对自贸区的到来尚存部分偏见。如果不下大力增加自贸区各成员国之间的默契和认同,而一心只想着“中国制造”如何出口,许多问题将会逐渐浮现,甚至不排除个别国家以“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式重新自闭国门。因此,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努力扶植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个“互利共赢”的真正自贸区。
清夜闻钟,学人本色真国士;智者正言,戮力同心赴前程。2010年自贸区的建成,还需要我们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未来的路,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