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易小准:中国-东盟自贸区十年“怀胎”的见证人

自贸区十年“怀胎”的见证人

——访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

广西新闻网记者 林涌泉 实习生 岳 汉

  易小准是一个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起点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与践行者,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易小准,现任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毕业,南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曾任中国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商务部部长助理兼中国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在出席本次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的所有高层人士当中,易小准算是心中对中国-东盟自贸区怀着深刻感情的其中一位。

  1月7日下午,记者在南宁荔园山庄有幸采访了前来出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并致开幕词的易小准副部长。采访一开始,易小准便陷入了对当年悠悠往事的回忆当中……

  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负责人之一,易小准亲眼目睹了朱总理与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着手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全过程。当时朱镕基向东盟各国领导人正式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设想的那一瞬间,易小准就在现场。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东盟自贸区终于如期建成,个中感慨,自是一言难尽。

  由于与自贸区的诞生还有着这么一层“天注定”的因缘,因此,易小准多年来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可谓殚精竭虑。

  面对记者的提问,易小准首先谈到的是地方政府与自贸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其中,易小准特别提到广西地处沿海沿边之域,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门户”,占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他说,广西在充分把握这一主打优势的基础上,与国内各省区及东盟邻邦之间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宗旨,近几年来在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而这些成就,都可以说是广西将“自贸区平台”运用得当的结果。

  由此,易小准认为,地方政府不仅可以说是自贸区框架下中国-东盟合作的实际执行者,还是自贸区建设的最大受益方。广西裹挟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自贸区时代里获得跨越式发展是情理之中的事。今后,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广西能否得到更大的发展,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关键还是要看广西如何运用好自贸区这个“聚宝盆”与“大平台”,如何把握好“服务自贸区”的核心定位。

  当然,作为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境之内。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之间的多边合作,易小准特别强调了中国所应承担的责任。

  欲有所取,必先所予。易小准指出,广西乃至中国如果希望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当中获得真正的提升,把自贸区建成真正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国际大市场,一个关键前提便是帮助我们的合作对象——东盟各国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所谓: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必需凝聚着我们中国的一份责任,只有真诚而全面地对自贸区体系内的后发展国家进行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层面的有效帮扶,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共同繁荣,才能真正赢得东盟伙伴对我们的信任与肯定。

  展望未来,易小准指出,在“自贸区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中国-东盟11国的19亿人民必将开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