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 信 本报实习生 朱晓琳 黄金艳
从2003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启动以来,广西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这些实绩显示广西依托于东盟市场对外贸易取得了重要成果。展望2010年,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条件下,广西对外贸易将会进入新的一年。就此,记者采访了广西机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沈照明、国际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丘雪薇。
沈照明和丘雪薇认为,自贸区建成有利于实现广西对东盟贸易创新发展,有利于发挥广西地缘优势进入东盟拓宽国际市场,并且可以更好发挥广西优势产业与东盟资源、市场配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扩大双方市场与生产,双向拉动贸易增长。然而,自贸区建成仅仅为广西扩大对东盟贸易提供局部通关便利环境,而要进一步扩大贸易还有赖于双方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最佳合作机会的选择。因此,必须加快研究相关对策。
加快与东盟新老成员国合作
丘雪薇说,过去,由于合作机制、产品结构、运输原因,广西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贸易量一直难以拔高,2008年双方贸易额仅为8.34亿美元,显示广西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有巨大贸易潜力。在我国与6国率先实行零关税之际,广西要加快与该6国形成最佳贸易合作,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一是矿产制造业合作。促使北部湾的石化产业与该6国相关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市场构成产业链,在开发资源-加工制造-销售分工合作中产生区间贸易流,由此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最佳贸易合作关系,进一步与该6国扩大贸易。二是农产品制造业合作。促使区内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制造业与该6国相关地区的农业开发构成产业链,在开发-加工制造-销售分工合作中产生区间贸易流,进而发挥比较优势和形成最佳贸易合作。
沈照明说,自2003年以来,由于自贸区降税和地缘相连原因,广西与东盟贸易高速增长的地区主要是东盟4个新成员国,其中主要是越南,最高的2008年达到39.59亿美元,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30%。扩大对东盟4个新成员国贸易合作条件比较有潜力和相对成熟。同时目前广东等地的许多产业已向越南北部、中部转移,以及2010年国际经济趋向加快复苏,我国和国际为越南等东盟4个新成员国提供较多的融资便利,会使越南等东盟4个新成员国扩大各方面建设,对广西增加进口需求。
要加快与新4国形成最佳贸易合作:一是矿产制造业合作。促使北部湾的钢铁、电力、石化产业与该4国相关地区的煤铁矿、石油资源以及市场构成产业链,在开发资源-加工制造-销售中产生区间贸易流,由此形成比较优势和最佳贸易合作,进一步扩大与该4国的贸易。二是区域合作。促使中越环北部湾地区、南宁-河内走廊推进一体化合作,发展商贸业、制造业、仓储业、会展旅游业,从而产生贸易流,进一步扩大与该4国贸易。
实施贸易鼓励政策
丘雪薇说,在建成自贸区契机下要争取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加工贸易全部突破,以增强开拓力和影响力。因而有必要对重要的出口与进口产品以及“走出去”企业实施贸易鼓励政策,促进与东盟全面扩大贸易,紧密与生产、市场联结一体。为此,沈照明说,以进口东盟的资源为原材料的再出口东盟产品,一定全免3年所得税,同时争取减半征收进口环节税和全额退税(包括以人民币结算退税);同时,争取对边境贸易的特定产品恢复减半征收进口环节税,即是以东盟资源产品或中间性产品为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从边贸渠道进口的产品恢复减半征收进口环节税;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引导边民互市贸易转变为正常的边境贸易,并同样享受上述各项优惠政策。沈照明说,要多方面鼓励企业向东盟“走出去”投资。外经贸主管部门结合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设立信息、资金、通关、税收、运输服务体系,便利企业融资和出入境,加快向东盟“走出去”。
努力改善贸易运输条件
沈照明和丘雪薇认为,完善交通运输是扩大对东盟贸易的最重要条件,目前广西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之间不通路,主要靠航运,运输硬环境建设不完善,所以要加快改善贸易运输条件。
广西通过三条渠道争取加快改善与东盟贸易运输环境,尤其是加快改善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贸易运输环境:一是支持一定资金以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北部湾船用公司,开设北部湾-东盟各港固定航班航线,满足跨境贸易与投资运输需要;二是广西支持一定资金鼓励企业与国内“走出去”企业合作,修建东盟境内陆路运输通道,便利生产运输。这首先得由广西出面协调区内担保公司,以便解决“走出去”企业的投标、履约保证金问题。使“走出去”的企业无后顾之忧地参与东盟国家的项目建设。三是争取使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主发起方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基金额100亿美元,主要用于中国-东盟交通、公共设施、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2010年1月7日已启动)。通过与泛北部湾各国合作,使用该基金进行相关海航运输建设,从而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建立贸易优势,促进区间贸易增长,实现建立区间贸易新优势。
推出出口主导产品
丘雪薇说,目前开拓东盟市场需要推出主导产品,根据广西与东盟市场情况,可从这几方面推出主导产品。首先推出东盟农业生产与运输需要的产品为主导产品。属于该方面的有农业生产机械、运输设备、农药、化肥(复合肥、磷肥)、种子种苗,从近年广西口岸出口运输东盟的商品情况看,这类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之后,我国有更多企业走向东盟开发农业,对这类产品有更大需求,恰好广西正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如石化、机械、汽车、有色金属、食品、电力,以及建材、造纸、电子信息、造船、纺织与服装、医药、木材等。其中石化、机械产业非常对位,可以结合起来进行扩大生产并加强对东盟贸易。其次,推出东盟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需要的产品为主导产品。属于该方面的产品有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钢材、水泥、平板玻璃、铝材、装潢陶瓷,这些产品历年来是广西出口越南和东盟国家的重要产品。沈照明说,具体做法可以结合广西机械、汽车、有色金属、建材、电子信息(光纤电缆类)等优势产业的壮大发展而进行扩大生产与对东盟扩大出口。主管部门搭建平台,组织相关的生产、经营企业到东盟主要国家、市场联系对口商品的产业协会、商会,请他们出面邀请当地的经销商、用户进行洽谈和采购。推出出口主导产品,还要对东盟扩大出口传统品牌产品。如中成药、保健食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