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真的感觉到政府出手了!”

广西新闻网记者 张若凡

  许多代表还清晰地记得,去年人大会议开幕的时候,正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最深的时候。与当时相比,与会代表此刻的心情轻松多了。

  物流中心:为经济回暖打基础

  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人大代表、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黄焕升感触很深。他清楚地记得,时任南宁市副市长的他,受命前往北京,向国务院申请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建立。如果成功,那么南宁将以“无水港”联动世界,真正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节点。

  他说,当时全球的经济形势都很低迷,什么时候能复苏,谁也说不准。在那样的形势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设立就显得格外珍贵。2010年1月7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正式揭牌,实现封关运行。从申请到正式成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政府战胜危机、走出困境的决心和力度。

  黄焕升告诉记者,物流中心运作起来,就一定要有大批量的货物进出。下一步的重点是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加工贸易企业。这些企业在南宁周边聚集,能充分带动就业、消费等环节,对南宁乃至广西的经济都将有重要的影响。

  救命资金:帮助企业顺利“过冬”

  国际金融危机让欧美国家的经济普遍受挫,这对于广西出口企业来说,打击也是沉重的。北流市有70%的企业是出口企业,涉及陶瓷、皮革等行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企业都陷入了停产、半停产状态。

  广西三环陶瓷尽管是行业内的领头羊之一,也免不了受到波及。人大代表、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显彬告诉记者,作为出口企业,他们在2008年就开始领教到金融危机的威力。到了去年1~5月,原有的许多国外客户都取消了订单,能够接到的单子还不到总产能的1/3。

  在订单量锐减的情况下,企业最担心的就是资金链断裂,这样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金融系统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不敢再轻易向出口企业放贷,有的甚至收回了部分贷款,三环陶瓷也没能幸免。

  就在这时,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良好势头”的重大决策,广西金融系统加大、加快信贷投放。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商谈,三环陶瓷就从广西农村信用社获得了2亿元贷款。有了宝贵的周转资金,企业得以顺利“过冬”,等到了形势好转。目前,该公司2010年上半年的订单已经全部接满。

  陈显彬说,宝贵的2亿元贷款从开始申请到放款到账,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他因此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当时真的是感觉到是政府出手了,不然在那样的形势下,金融机构即使有钱也不敢放。”

  创业贷款:打工妹自己当上老板

  广西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庞大的外出打工大军中,平南县大鹏镇的莫秀妹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2005年,她在东莞的一家制衣厂找到了工作。心灵手巧的她很快掌握了制衣技术,并从众多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针织类服装的能手。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莫秀妹所在的制衣厂倒闭了。1000多名工人一下子失业了,只能提前返乡,莫秀妹也回到了大鹏镇。此前镇上有1万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当时约有1/3的人返乡。

  好在回乡之后,县里及时启动了“阳光工程”,给返乡人员予各种帮扶政策,鼓励他们学习技能,如考驾照的费用有优惠,免费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等。镇上一批返乡女工通过培训掌握了针织技术,只是苦于没有用武之地。

  这时,莫秀妹决定利用多年打工的技能,自己创业。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她抓住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贷款的机会,购买了几台机器,再拉上几个接受了培训的姐妹,自己当起了老板。去年年底,经济形势有了好转,莫秀妹的小制衣厂开始接到了订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