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保障民生 打下经济长效发展坚实之基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 民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2009年民生投入1128.71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广西将继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年民生投入1300亿元左右。这一民心之举,在代表委员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保障民生,将保证广西经济长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用了很大篇幅对民生问题做出回应,而且对民生的投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治区人大代表李旺兰表示,解决当前社会就业问题,按国内外的经验主要是依靠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因此,广西有必要通过资金扶持和配套政策扶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并且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同时,政府提出今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中的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应尽快落到实处,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改造工作,大力解决基层看病难的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国税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蓝常高对扩大就业十分关注。他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全国、全区工作的一个重点,而当前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对广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据测算,林改之后可以为全区农民提供120万以上的就业岗位。同时,可以通过加大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支持来进一步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

  教育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自治区人大代表曹靖表示,在2009年遭受金融危机之时,自治区政府仍拿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来支持教育,让边远山区或是农村的设施薄弱的学校从中受益,这是十分有远见的做法。今年,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将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公平教育、均衡教育,这必提升广西整体教育水平,为广西未来发展提供了人才培训的基础。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一川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让人欣慰,广西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政府投入同时,也应注意吸收民间力量共同参与民生有关的事务,全社会共同关注民生问题将有助于提升广西的经济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