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企沙工业区争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国务院《意见》犹如灯塔引领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快速发展

企沙工业区争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目前,布局于企沙工业区的防城港红沙核电项目已具备全面开工条件。 黄嵩和摄

  开栏语: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是推动广西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广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2010年2月1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本报从今日起在要闻版开设现场新闻专栏:“国务院《意见》推动广西跨越式发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踏访记”,在头版推出广西各地在国务院《意见》出台后掀起建设热潮的鲜活报道,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窥斑见豹,生动反映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进程。

  广西新闻网防城港讯 (记者 甘毅 通讯员 林文翔 韦庆禄)“广西第一、全国第二高的企沙国际灯塔哪里去了?”1月25日踏访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炮台村,展现在记者眼底的已是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那一马平川的大工地。历史的灯塔迁移了,更为高远的“灯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照亮了企沙半岛,一个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这里呼之欲出!

  国务院《意见》提出广西打造“三基地一中心”的战略任务,明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适时建设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加快防城港红沙核电站建设”、“支持和推动企沙工业区等重点园区发展”。企沙工业区是广西重点规划的千亿元产业园区,在1月24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防城港企沙工业区及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被点名列入自治区重点支持的11个重点产业园区,作为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战略,自治区将在管理体制、土地、资金、政策、招商等方面给予倾斜。

  眼下,企沙工业区160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里,整体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大厂房。广东商人感叹道:“现在的企沙半岛跟15年前的深圳一个模样!”承载着广西先进制造业的梦想,企沙工业区的发展令人瞩目:园区已先后引进了130多个项目(其中制造业工业企业105家,占80.15%),估算投资1580亿元;已建成企业7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总投资达160多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亿元。而作为企沙工业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经过6年发展脱颖而出,入园企业数、工业总产值、税收自2006年以来呈几何级数增长,比建园时分别增长77倍、110倍和300多倍,经济外向度高居西南地区之首,是我国大西南沿海地区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工业园区。 

  企沙工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进何在?

  一为项目产业和技术的先进。钢铁、核电、金川铜镍项目被防城港市领导称为三大“天字号工程”。防城港钢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均具备全面开工条件。定位为“世界一流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的防城港钢铁项目已列入国务院《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建设为代表21世纪钢铁工业最先进技术和最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钢材精品基地。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相结合,目前我国核电站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则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防城港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承包商的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核工程综合安装企业,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重大工程建设的“国家队”。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刚投产一个月就接到1万吨产品订单;全国众多城市标志性建筑都采用此类钢结构产品,名闻天下的北京鸟巢的钢结构,即是代表性的一例。

  二为发展速度和成效的先进。防城港市在保持与中央和自治区指令高度一致的前提下,以“白加黑”、“5+2”的创业豪情和争先精神,“月月有开工,季季有竣工”,频频创造和刷新“北部湾速度”, 2009年该市创造了13个经济指标全区第一的奇迹。

  三为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先进。守土有责,亦守土有方。港口区在打造好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同时,举全区之力服务钢铁、核电等重大项目,坚持“文明征地、和谐搬迁”,两个项目(含配套项目)合计完成征地2.0634万亩,搬迁1858户4873人,港口区主动承担了大量任务。港口区委书记禤德焕成为企沙半岛的“活地图”。他常常拿企沙工业区的项目布局、大路小道、农民安置点考问干部,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最上乘的服务。

  企沙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洪友见证了企沙半岛的崛起之路。他说:“落户企沙工业区和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企业,个个效益好,项项都赚钱!”

  防城港市80多万人民是企沙工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最直接受惠者。作为防城港红沙核电项目首批本土人才,从深圳归来的吴少栋感触良深:“我是港口区光坡镇中间坪村人,笔直的核电大道从我家旁边穿越而过,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核电项目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给本地人民带来了福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