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二:城乡风貌改造要体现民族风貌凸出,生态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最佳
各地以综合整治村屯示范点为基础,不断摸索经验,逐步铺开。崇左、百色、河池、来宾等市在二期工程覆盖范围之外的全部县区均自行安排城乡风貌改造示范点建设,与二期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完工。桂林市在完成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的同时,决定将漓江两岸沿岸(磨盘山旅游码头-阳朔县城)、桂阳公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内村庄以及12县县城的风貌改造作为市级层面的城乡风貌改造任务。
各地以建设特色明显、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通过研究和挖掘民族文化,提炼当地特有的建筑元素,设计出风格各异、特色突出的改造方案,精心打造富有民族特色及文化底蕴的建筑风格的民族特色建筑群落,组织实施特色城镇、特色村屯。
金秀以建设与大瑶山山水风貌相映成趣、协调和谐、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城镇和乡镇环境为要求,全面推进“民族化、山城化、公园化”建设,美轮美奂的“世界瑶都”已现雏形;
南丹充分挖掘土司文化和白裤瑶建筑文化理念,打造别具特色的县城风貌改造风格;恭城按照“以桂北民居(即坡屋顶、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木格窗、适度配以小青砖线条)为主基调,融入瑶族建筑元素”的要求,开展县城主街道房屋建筑立面改造工作。
启示三:城乡风貌改造要与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工程”
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林香屯,只见这里不仅硬化了道路,建起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开设了农家书屋、党校教学培训基地。村民们正在球场上进行篮球比赛,球场边搭起了戏台。
在二期工程中,城乡风貌改造不是简简单单的刷刷墙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通过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城乡风貌与实施危房改造、污水处理试点、产业发展、办乡村旅游、工匠培训、制度建设等“六大工程”结合起来,建设特色城镇和村寨建设,统筹推进、步步深入。
阳朔县通过实施保护漓江工程、迎宾画廊、县城夜景工程、县城重要路段综合整治和主要公路沿线、景点景区、各乡镇集镇等重要地段房屋立面改造等,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秀丽山水风光和桂北民居交融的特色城镇,带动了乡村旅游,提升了城镇文化品位和旅游新形象,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