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韦寿增:红色大地上的8年坚守和他最后的生命答卷

 

守土·2920个日夜的孤独坚守

农汉卿是韦寿增征地工作组的组长。至今还为没有能帮韦寿增报销20元交通费感到内心不安。

今年1月20日,寒风刺骨,细雨蒙蒙。韦寿增接到回安宁乡开会的通知后,向农汉卿请了假,一大早便赶回安宁乡开会,会议上午就结束了,已经请了一天假的他,本可以在乡里或回到县城的家里休息半天,他考虑到,如果他在家休息,协助他工作的当地乡、村两级干部当天会白跑一趟,会议一结束,他顾不上休息片刻,自掏腰包买了20元钱的车票,中午就赶回到几十公里外的征地现场。

看到韦寿增冒雨赶回工地,农汉卿深感突然:“不是请假了吗?开完会好好休息半天吧,路这么远,明天再来就行了。”“快过年了,大家的时间都很紧,不要因为我耽误大家。”韦寿增回答。

农汉卿无奈,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20元钱交给韦寿增说:“那车票钱我给你报销,不能让你出力了还自掏腰包。”

“我已经请假了,现在是我私下过来的,而且买票前没有事先向你请示,不能算公事。”韦寿增执意不收。农汉卿心里清楚,20元钱虽然不多,但对韦寿增来说,这至少是他10天的早餐钱。他知道,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韦寿增为了省钱,只要在家,他从来不在外面吃早餐。

其实,韦寿增完全可以不必那么辛苦就可以“脱贫致富”,安宁乡矿脉发达,而且品位高、埋藏浅,仅他挂职九年的古庞村就有多处矿点。他是这里的“土地爷”,如果他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个月三四万块钱可以拿得轻轻松松。”有人这样说。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看到路边堆着开采的锰矿,村民说大概有两吨多,按照一吨三百来块的价格,可以卖七八百块钱,只要花一个上午,搞到一两吨不成问题。但是韦寿增不为心动:“违法的事不能干啊!”他宁愿开烂摩托车,辛苦工作挣钱养家,一砖一瓦自己造房子,背上几万块的外债,也要选择清贫的坚守,直到短暂的生命结束,两袖清风。

“守土有责,难呐!”,一位在百色老区工作多年,刚调任广西国土资源厅的官员深情感概。如今城市大发展,地产大开发,人们看到的是繁华与喧闹,谁能体会,一个基层边远小镇里一个国土员工坚守国土红线是如何的坚辛!8年时光,国土人韦寿增倾注了他所有的热情,包括生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眼就是基层干部。”靖西国土资源局长张森光告诉记者,国土部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压力都很大,职工们无论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的负重都是空前的。他说,在我们头上至少悬着违法用地、矿山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和维护稳定这“四把剑”的压力。由于职能重、人手少,加班加点趦负荷工作在全局是常事,这几年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几乎没有人休过假,都是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与局机关相比,国土所的负重更大,除了头上悬着“四把剑”的压力外,不仅工作条件简陋、环境艰苦、人手更少,在完成所里业务工作的同时,很大的精力还要放在完成乡里的中心工作任务上。

韦寿增所在的安宁乡虽然人口不多,但面积有近百平方公里,又地处中越边境,环境复杂。从2002年担任国土所所长起,他整整当了三年的“光杆司令”。所长是他,兵也是他。他学的专业与国土资源相差甚远,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当年报名参加了法律专业的自学考试。

在乡里,安全生产实行的是一票否决,他所负责的乡采石场点多面广,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锰矿资源,打击非法采矿、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他的压力是空前的。他每周必须对辖区内的非法采矿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至2次的例行检查,这些地方往往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巡查一遍至少要花上2天的时间。加上土地管理和上级布置的中心工作,国土所只有一个人,工作量已远远超负荷了。

2005年,局里为他增派了一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志,韦寿增结束了“光杆司令”的日子。但是,他肩上的担子丝毫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他被乡里指派担任古庞村的兼职挂村干部,一挂就是几年,直到去世。

古庞村是个边境村,有2100人,乡里的计划生育、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教育、危房改选、沼气池建设、扶贫攻坚以及兴边富民工程等中心工作,每一项工作的联系、协调和落实,韦寿增作为挂村干部都要亲自去做。“只要是一名挂村乡干部该做的事,他都做到了,而且比其他同事做得更好。”安宁乡刘海龙乡长对记者说。

2008年开始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不仅要实施的项目多、涉及面广,而且直接关系到边境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防安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危房改选工程,需要挂村干部一户一户地进行政策宣传和动员。尤其是这两年,国土资源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最大,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整治等工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韦寿增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放在乡里的中心工作上,白天大部分的时间被乡里的中心工作占去了,所里的许多业务工作只能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来完成。”分管国土资源的副乡长李锦回忆。“乡里有的人用喝酒或打牌打发乡下枯燥的业余时间,可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业余时间还是呆在宿舍里忙工作。”

近几年来,韦寿增作为所长、乡干部和挂村干部的三重身份集一身。每一重身份背后,都意味着有忙不完的琐事、难事。特别是在他生命之路的最后两年,密布着他人生的步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连睡觉也不曾轻松过。



上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