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经受多次创业失败打击过后的李冬兰,顶着压力,向姐姐借了3000元钱,加上自己部分资金,重新以高价买到了11头还在吃奶的小野猪。看着这些全身布满棕黄色条纹的可爱小野猪,李冬兰如获至宝。由于没有先例,驯养野猪的过程异常艰辛。由于小野猪还没有断奶,也不会吃料,不到3天就脱水衰竭死了4只。“亡羊补牢,未犹为晚”,如何保得余下的7头小野猪至关重要。于是,她给小野猪喂牛奶、喂葡萄糖,利用产仔的母狗担任“奶妈”。每天都不离小野猪左右,连晚上睡觉她都不嫌骚味把小野猪放入箱内搬到床前以便照料。就这么几只不到2.5公斤重的小野猪,被她夜以继日地精心护养,终于长成长脸獠牙、鬃发摇曳的大野猪。辛勤付出终于取得了回报,当年就有盈利近2万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经验和技术的保障,李冬兰开始进一步扩大养殖野猪规模。1997年底,李冬兰创办了“邕宁县良勇特种养殖场”。
如何驯化养殖野猪,她查阅了许多报刊资料,这方面在国内还没有先例。怎么办?“路就是原来没人走过的地方,走过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想起这句至理名言,坚定了她走养殖野猪这条路的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冬兰一方面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各类养殖培训班,虚心请教畜牧专家养殖知识;另一方面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摸索实践和阅读学习科技知识,认真研磨,研究起野猪“心理学”,在养殖野猪过程中,具有善良朴实品质的农家妇女的她对待野性十足的野猪,像对待自己儿女们一样,平时用一把梳子绑在长长的木棍上,帮野猪挠痒,野猪们也逐步懂得人性,也好象体谅到李冬兰多年创业之艰辛和良苦之心,听惯听懂了李冬兰的语言使唤,野猪们只只乖巧顺从,只只服服贴贴。后来,她甚至可以用语言指挥所养殖的野猪,成了名副其实的“野猪司令”。在“野猪司令”的精心护理下,野猪们只只吃好睡足长膘快---这,表明了李冬兰“选对”了野猪,突破了障碍,寻到了真经,找对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注定了李冬兰这辈子要与野猪打交道,要与野猪有着不解之缘,这标志着李冬兰是个养殖野猪的料。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冬兰在驯养野猪的过程里,逐渐地掌握了野猪养殖技术,并且大胆采用优良肉猪新品种杜洛克作为母本,跟野猪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的“反交法”,成功地培育出四季均可发情、年产仔18~25头的母野猪,经过改良后的母野猪一年可产两胎,每胎产崽都在10头以上,不受季节影响,而且这些改良后的母野猪不但克服了季节性发情的缺点,而且繁殖的后代生长快,保持了野猪外观和肉质原有的野味,一推向市场即供不应求。1998年以来,邕宁县良勇特种养殖场每年向福建、云南、越南及南宁周边销售野猪2500多头,收入达125万元,纯收入42多万元。
2005年,李冬兰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发起成立了“南宁市邕宁区野猪养殖协会”,通过协会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头了南宁市周边420多户野猪养殖农户、23名经纪人发家致富。目前,协会在李冬兰的“领头雁”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壮大,由组建之初的注册会员56人,发展到现有的会员285人,会员党员人数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63名,拥有800多头核心种猪,年出栏1万多头商品野猪,产值达500多万元的野猪养殖基地。协会年野猪销量都在9800多头以上,总收入465万多元,纯收入296多万元,协会成员户均收入达2.7万元。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