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要在全区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市
—— 郭声琨贺州调研侧记
9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来到富川瑶族自治县铁耕村考察调研。在参观两位大学生开办的农家乐时,郭声琨对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鼓励。记者 农如松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攀
又是一年金秋至,姑婆山下宏图展。9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深入贺州市农村基层、厂矿企业、工业园区、乡镇医院、项目建设现场,就贺州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民生工作、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进行调研。郭声琨希望贺州市倍加珍惜当前大好局面,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在全区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市,力争在建市十周年时,使一个崛起的、崭新的贺州展现在世人面前。
“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道红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郭声琨先后来到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和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考察。
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主要依托华润电力、水泥、啤酒产业核心区,辐射带动其它工业园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区。示范区通过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协作,减少了设备、设施的重复建设,在建设期可节省建安费用8668万元,节约土地超过1050亩。入驻贺州的三家企业在华润集团的统一组织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开展不同产业协作工作,谋求企业间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在运营期可实现每年节能降耗计标准煤29.29万吨,节水78万吨,废水处理复用263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万吨,每年综合利用粉煤灰92万吨,每年产生循环经济效益1.94亿元。
郭声琨赞扬说,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很有创意、很有特色,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好路子,创造了一个变废为宝、利废再用、循环经济、绿色经营、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希望示范区今后不但能生产工业产品,还能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但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还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区。
郭声琨说,广西如果不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发展的理念,发展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导致资源快速衰竭、环境急剧恶化、生态不断脆弱、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牺牲环境换来的一时速度和效益,我们宁可不要。这样的速度和效益,也经不起历史、经不起时间、经不起人民群众的检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道红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郭声琨强调,当前,广西尤其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三换”战略思维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三换”思维已经在发展中越来越验证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不断在新的形势下赋予新的内涵。“以空间换时间”,就是要以广西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突出的区位优势,来换取广西加快发展的时间,换取因种种历史原因耽搁了的时间;“以资源换产业”,就是要用我区丰富的资源,换取多品种、多元化、多支路的产业链,发展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以存量换增量”,就是敢于拿出手中的存量特别是国有资产,通过重组、改制、出售、上市等多种方式,换取发展的增量。但同时,也决不能把好资源好存量给到没有实力、没有技术、没有管理经验、没有长远发展的小老板小企业手上。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