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曾铁强 通讯员 韦文孟 黄逸才 黄琼
田东县平马镇有个四平村,因拥有兴平、隆平、永平、高平四个自然屯而得名。虽然与县城仅隔着右江,却曾面貌两重天:一边是漂亮的城市,一边是落后的村庄。有人笑“四平就是平凡、平坦、平淡、平庸”。
如今,四平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创先争优,四平村呈现了新面貌。
“走,看咱村的砖厂去。”9月16日,记者深入四平村走访,村民委主任黄有欢自豪地说。村后丛山的山旮旯里,“藏”着两个砖厂。一厂总投资700万元,二厂总投资600万元,年产量各超过1500万块砖。现有工人近200名,绝大多数是该村村民,工资收入均在1200元以上。该村还有60多辆运输车专门为砖厂“打工”,收入也可观。
“每个砖厂每年给村里4万元的场地承租费。砖厂周边的松树是我们的集体林场,共5000亩,每年承包费10万元。有了集体收入,村里的事情就好办了。”黄有欢说。
四平片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设有农产品代收服务室、农资服务室、农技服务室。平马镇副镇长、农艺师曾承锐正在农技服务室值班。他告诉记者,镇里派出5名农艺师,在工作日轮流到中心上班,为群众提供农技服务。四平村和升太村种植蔬菜有了技术保障,两个村今年秋冬菜种植将达到1200亩。
中午12时,村里广播响起。今年5月,该村斥资2.5万元建设广播室,布放了100个小喇叭和两个大喇叭,每天早、中、晚各播报一次,内容有村内外新闻、农业科技、市场信息、音乐等。
为方便群众进出县城,在争取田东县交通局补助3万元后,该村出资6万元,购买了一艘渡船,并投入1万元建一个候船棚。每人过渡费只收1毛钱,该村和升太村5000人受益。为便于村民夜间出行和增加安全感,该村多方筹资,投入14万元,安装了60盏路灯。每月400多元的电费和200元的电工工资由集体收入“埋单”。此外,全村每年3万多元的农田灌溉水费也由集体“报销”了。
该村还争取得新农村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全部硬化环村公路和屯内道路;争取得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80万元,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通过下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池;建设垃圾中转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全村的清洁服务,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所有的村道屯道,并上门收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