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课堂”增强党员先进性新途径
“没有参加‘农家课堂’汽修技术培训以前,我做苦力活,经培训拿到了修车技术证书,我被东莞工程公司录用为修车师傅,月薪2000元。”右江区泮水乡水楞村黄家财感慨:“是‘农家课堂’帮我们走出大山,学到技术,拿到了高工资。”如今,像黄家财这样经“农家课堂”培训后由苦工变技术工的农民工还有很多。
近年来,百色市着眼于建立“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长效机制,在全市农村实施“农家课堂”培训工程,以农民的个人自愿为基础,在部分素质高、有培训基地、家中具备接收培训对象的农村党员中心户、致富能人家中开设先进实用的技术培训课堂,让有致富愿望却缺乏技能的农村学员学习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影响面。
据统计,百色市从2005年6月启动“农家课堂”以来,全市共发展有2165户“农家课堂”培训户,培训农民达1.4万多人(次)。目前,全市70%的农村党员干部和30%的农民学到了1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城乡互动”创新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路子
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硬化道路向屯内延伸。田东县平洪村江洞屯新农村建设场面火热。
平洪村党总支书记黄应弟介绍说:“去年还是一片凌乱的瓦房,泥泞的小路,如今全屯67户农户已有40多户完成了新房的主体建筑,部分已装修好入住,通屯主道已硬化和绿化。”该屯面貌为何变化这么大?黄应弟高兴地说:“这是城乡互动、先锋同行活动带来的实惠,再过一年半载,新一代生态居民区将建成,到时我们的生活和城里的市民就没什么两样了。”
2008年初,百色市按照“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要求,在总结以往“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城乡帮扶工作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率先进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新机制的探索,开展“城乡互动,先锋同行”活动,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推动资金、项目、人才、信息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促使城乡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纷纷自发性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百色矿务局东怀煤矿党总支等企业党组织主动与企业驻地的镇、村、社区党组织进行联建;各城区学校主动与农村基层学校结成了对子;驻地军警主动和当地党组织共建联建,组织开展“共上党课,共守边关,奉献边防”活动等等。全市逐步实现组织资源由传统的、单纯的条条管理向开放的、多样的条块管理转变。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联建共建对子1946个,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4595次。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