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至今,杨安理一直奋斗在信访工作岗位上。1997年,他到新成立的兴业县任县信访局局长。13年来,作为一名信访“老兵”,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用博爱搭起了一座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13年来,他和同事每天面带微笑、态度温和地接待来访者,为来访者答疑解惑,有序地疏导了一批又一批的上访者,有效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他用赤诚和无私书写着公正,用汗水和热血播种着理想,用真情奏响了春风化雨般的和谐乐章,被群众赞誉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他荣获了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办公室主任(广西唯一一个);自治区、玉林市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和玉林市先进工作者;全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候选人;自治区、玉林市“优秀共产党员”。
“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把这份工作做好”
兴业县是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新县,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象信访局这样的部门,一切得从白手起家,既无办公桌椅和工作用品,更无交通、通信工具,连办公室都是租借的。万事开头难,筹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拓荒牛”,杨安理没有被困难吓倒。“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把这份工作做好”,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正是这份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把整个身心和精力都放在了信访工作上。
兴业县建县之初,由于多种因素,“群众来信多、上访告状多、埋怨政府多”的“三多”现象凸显。杨安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和信访局的同志一同走出机关,进厂矿企业、下乡村、访农户,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药方”:建立了夜访群众的信访制度,开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亲民夜访活动;建立健全信访网络,实行“四个统一”:即各乡镇统一成立信访办公室,信访办主任统一由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后改为分管政法的领导)兼任,县委、县政府统一授予信访工作印章4枚,行政村、街道居委会统一成立信访调解小组;推行了“五项新举措”:在玉林做到了“五个第一”,即第一个推行党政机关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第一个给乡镇信访办公室干部发放岗位津贴,第一个设置县委书记、县长电话和信箱,第一个推行“信访双向承诺制”,第一个实行“每信必复”制度。这些新举措的推行,规范了信访工作,提高了乡镇信访办干部的待遇,增强了干部与群众的法治意识,使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件逐年减少。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