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在推进希望事业中先锋同行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河池团市委多方努力,不折不扣抓希望事业。
一是扶贫济困,带动全社会捐资助学。一颗爱心走出去,八方援手引进来,团市委多措并举,关注留守儿童及贫困学子的成长。6月份以来,通过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一日捐”、 圆梦号“爱心专列”等活动,争取东莞市、丰田集团、汉军集团等部门的支持,获取阳光学子、南国早报和希望工程助学金等项目的帮助,共筹集了817万多元资金,慰问500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资助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援建了5所希望小学,设立了“红七基金”等助学助教基金。
二是结合惠农富民工程,推进希望事业。团市委在全力投入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中,多方争取项目,共筹集了资金750.97万元,在全市268所希望小学和山村小学援建268座共青团“希望水池”,长久解决72300名在校师生饮水难问题。
围绕创新组织建设,在推进团建基础工程中先锋同行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夯实团建基础?河池市团委做了有益尝试。
一是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团建,扩大团组织工作覆盖面。先后在全市符合建团条件的78家非公企业和16家新社会组织建立了团组织,实现了团组织工作的全覆盖。
二是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确保青年离乡不离团。针对河池青年农民工聚集较多的广东东莞市和广西南宁市,河池团市委先后于8月、9月在东莞市厚街镇、南宁市城北区挂牌建立了河池驻外团工委,各县市区团委随后也相继成立了39个驻外团支部。在全区14个市中,河池成为广西第一个成立驻外团工委最多的市。9月17日-20日,团广西区委班子带全区14个市团委书记专门赴东莞参观考察了河池驻东莞团工委,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全力推动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为扩大团组织在推进创先争优中的作用,结合惠民富农政策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实践需要,目前在全市60%的乡镇已配备了编外团委副书记,所任者都是青年致富带头人或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推进“青年创业信贷扶持计划”中,创造性地开启了“团银交叉任职”模式,即团县(市、区)委副书记兼任该县(市、区)银行分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助理,银行分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助理兼任团(市、区)委副书记助理。该举措得到了团中央的肯定。河池团建基础工程的创新发展,得到了团中央的认可,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团工委、宜州市德胜镇团委、南丹县吾隘镇团委等3家单位先后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广西堂汉锌铟公司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广西唯一一家全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团建试点。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