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精神产品:“小超市”变未成年人德育基地
“下午4点25分,孩子们就陆续来了,我将教孩子们学书法和绘画。”今年暑假之后,五一中路社区书画型党支部的老党员韦成丰志愿成为社区爱心超市“四点半课堂”里的一名老师。
“四点半课堂”是南宁市“爱心超市”服务产品由实物转向精神产品的重要形式。针对小学生放学后到家长下班回家这段“无人看管期”,社区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依托爱心超市开设了“四点半课堂”,邀请有专业技能的党员、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为困难家庭的孩子免费提供绘画、舞蹈、书法等课外兴趣辅导。这种做法,免除了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此外,“爱心超市”还针对未成年人设置了“未成年人物品交换站”,社区里的孩子可把不需要的书籍、玩具等物品拿到“超市”交换。
“未成年人物品交换站”和“四点半课堂”,让困难家庭的孩子也能获得免费的兴趣、素质教育培训,同时也有助于更多的孩子从小培养公益意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身拥有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