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市创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帮教举措

  广西新闻网记者 罗侠  通讯员 陈宏普

  机杼欢声,巧梭飞舞。

  11月8日,在坐落于南宁仙葫的广西鹏达制衣有限公司高大敞亮厂房里,几十名刑释解教人员正在剪裁、缝制西服。虽然工作紧张而忙碌,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广西鹏达制衣有限公司是今年7月南宁市成立的首家市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也是该市建设“三大爱心网”,建立“出来有人接、接回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政策有保障”安置帮教新格局的硕果之一,可接纳刑释解教人员200余人。“我们动用社会各方力量,打造‘三大爱心网’,使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有岗位,生活有出路,为推动广西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作出积极的贡献。”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蓝树源如是说。    

  安置网:安其业,重燃新希望

  就业安置是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的关键,释解人员回归社会后,只有安其业,才能稳其心。

  8月25日,南宁市司法局与广西女子监狱联合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参观会。

  20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兴高采烈地去参观南宁市安置帮教基地——广西鹏达制衣有限公司和南宁市雨龙新发塑业有限公司。

  她们高兴地参观了整洁的宿舍和忙碌的车间,现场感受裁缝技术,还欣喜地看到刚出狱不久的姐妹陈丽。此时的陈丽,已在基地工作了一个多月。这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感觉在这里工作很温馨,每个月有1000多元工资,还安排食宿,我心里踏实多了。”

  许多服刑人员对此感到新鲜又高兴。服刑14年的唐花对释放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她说:“我原来很担心出狱后怎么办,现在放心了!我就来这工作,先攒点钱,以后再开家服装店,好好过日子!”

  南宁市这种创新的“基地安置”新模式特别受刑释解教人员的欢迎。今年以来,市、县(区)两级建成投入使用的安置帮教基地已达18个,可解决2000人以上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业问题。

  南宁市还广开就业安置渠道,积极探索“社区安置”新路子,推动社会参与到“安置爱心网”中来。望州社区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安置,安置率为100%,重新犯罪率为零。兴宁区则推出新举措:用人单位每安置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可得500元补助并享受税务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了用人单位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承担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责任感。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0多家企业签订共建安置基地协议,主动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帮扶网:济其困,回归有信心

  “如果不是帮教人员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也许我在思想上真的会动摇,又走回以前的路。”10月底的一天,说起“爱心帮扶网”,家住望州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陈强充满感激。

  原来,陈强被解除劳教后,发现家已被征收拆除。他在街上走了几天,病倒在路边,社区居民把他送到医院救治。望州社区党总支书记邓志凤和社工人员知道后,立即给陈强找到住处,给他办了低保,安排他到社会福利院做木工。在大家热心帮助下,陈强不仅重拾生活的信心,还实现了大转变:邻里有难,他热心帮忙;法制活动,他现身说法,还一直坚持参加社区义务劳动。

  陈强的身上折射出南宁“爱心帮扶网”给刑释解教人员带来的巨大变化。

  据南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蓝树源介绍,社会救济帮扶积极协调民政、教育等部门妥善解决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就学问题,帮助稳定家庭婚姻关系,激发其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动员社区团员青年、法律工作者等参与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回归人员顺利融入社会。2007年以来,南宁市共救助刑释解教人员432人,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271.2万元。

  帮教网:结对子,社会共解忧

  南宁市还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子活动和到监所开展看望帮教活动,进一步完善延伸爱心帮教网络。

  南宁市开展领导干部、监所系统“结对子”活动。市、县(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子”活动,以“一帮一”或“一帮二”的形式,实行三包责任制,落实专人跟踪帮教,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与望州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子,在社会产生积极反响。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与刑释解教人员开展“结对子”活动。

  此外,南宁市还整合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帮教资源,进一步延伸帮教触角。今年7月,南宁市司法局等组织企业开展帮教活动,30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就业意向,极大地激发了服刑在教人员改造的积极性。

  爱心营造和谐环境,关心温暖迷失心窝。正在全力创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示范市”的南宁通过打造安置、帮扶、帮教、培训、支持创业等网络,营造一个没有歧视、处处充满着博爱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一大批刑释解教人员实现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诺言。2005至2009年,该市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1.1376万人,帮教率达100%,其中安置1.1254万人,安置率达98.9%,重新违法犯罪率1.4%。(文内涉及刑释解教人员均为化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