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防城港港口区光坡镇潘泽耀和莫绍才和谐邻里事迹

  潘泽耀,56岁,中共党员,港口区光坡中学教师;妻子黄兴无,54岁,中共党员,港口区总工会主任科员;长子潘思源,港口区企沙镇纪委书记;次子潘思华,在港口区团委工作;两个儿子都已结婚。莫绍才52岁,中共党员,妻子裴风彩,务农,有一儿一女,儿子做生意,女儿在港口区审计局工作,莫绍才母亲今年80多岁与他们住。两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互敬互爱、幽默风趣、互相帮助、家庭和睦,受到街访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两家人在光坡镇镇夏路相处已有20多年了,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虽然两家人都有人领财政工资,但以前工资低,儿女小,家庭开销大,在紧缺的日子里他们经常今日我借你的明日你借我的,孩子们更不分彼此,哪家有好吃的就到哪家吃。由于老莫(当地人喜欢这样叫莫绍才)的老婆经常出海,他又下村收税,有时小孩没人管,就给隔壁的潘泽耀一家照看。现在生活有所改善,他们两家经常在一起吃饭,有时周末还带上亲朋好友到野外搞烧烤、打牌等活动,两家还经常开展扑克、麻将对抗战。老莫的母亲身体硬朗,风趣幽默,经常给孙儿们讲过去的故事,80多岁的高龄时常与年经人打麻将,乐其无穷。最有趣的是每年春节期间,两家人的儿女媳妇外孙都回来时了,两家子热闹得炸开了锅,他们今天我安排,明天你安排,轮流做东,席中互庆声、互祝声、欢笑声、划拳声、小孩的喧闹声,热闹非凡。

  二、尊老爱子,家庭和睦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由于房子不够住,1991年之前黄兴无公公婆婆在乡下住,潘泽耀夫妻俩每个月都按时给老人生活费,每星期的双休日都回乡下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1992年后,夫妻俩把父母亲接出来一起居住,三代同堂,黄兴无和公婆相处得非常融洽,问寒问暖,老人家有什么病痛,她都细心照料,怕老人家寂寞,黄兴无一有空就陪老人聊天,感情好得就像母女一样。直至到2001年,两位老人双双过世,享年都是九十几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两家的孩子们非常孝敬父母,他们都已工作、结婚,每年的父亲节或母亲节,都记在心上,送花送礼物给老人,不管是哪家老人或小孩过生日,都不忘记捎上一份礼物。两家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非常严格,轻说教、重引导,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们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爱,从小就要求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乱给零花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育孩子们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现也不辜负父母的期望,都学有所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上进。

  三、邻里团结,互相帮助

  潘泽耀和莫绍才两家人也热情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邻居,村里有许多户人家的子女不在身边,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留守,有些事情做不了,每当这时两家人都给予热心的帮助,有时帮邻居照看一下小孩,有时去市场帮邻居顺便捎带些菜。每天晚上下班回来,没事的时候坐在一起聊天,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争吵,团结左邻右舍,互帮互助,关系非常融洽。

  四、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两家人的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晚饭后一起散步;有时两家人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去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和其他邻居聊天;节假日一起逛街或去农村看看,增进两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两家人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家庭和睦,受到街访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