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汪乐村位于上思县的西南部,村委会距乡政府38公里。汪乐村辖6个自然屯,共有267户,总人口为1118人,95%以上是瑶族同胞。全村耕地面积591亩,其中水田301亩,旱坡地290亩。农民经济来源以八角、玉桂等经济林及马尾松为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坚持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今年7月以来,汪乐村“两委”积极响应自治区文明办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号召,扎实开展了“和谐村屯”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活动工作内容和标准
汪乐村紧紧围绕“村屯治安良好,村落环境整洁,村风民风文明,农村文化先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内容和标准,坚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努力建设具有瑶乡特色、反映广西农村风采、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和谐新村屯。
二、活动工作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7月)。汪乐村“两委”对本村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研究制订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工作,有效吸引社会各层面、各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自觉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组织实施(2010年7月起)。汪乐村根据所制订的实施方案,综合考虑本地的工作基础、居民素质、特点特色等因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迅速兴起活动的高潮。
3、阶段性总结评定(2010年12月)。汪乐村计划在该村按照“九大和谐建设”考评标准对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评定。@@@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和谐村屯”建设活动,汪乐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来开展“和谐村屯”建设活动,从而增强了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拒腐防变能力;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发扬“党风正、政风勤、民风纯”的传统,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坚持村里大事让村民作主,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3、立足本村实际,在做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首位。汪乐村“两委”班子确定了汪乐村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进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汪乐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各种日常行为。
5、结合“农事村办”活动,勤政为民,积极为民办实事。积极开展民政优抚和农村低保落实工作;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达81人次,劳务输出培训1期共34人次。
6、加强社会综合治安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值班制度,组织村民进行值班巡逻,注重防火防盗,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年来,全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无黄无毒,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偷盗,无打架斗殴,无上访,无违法犯罪。
7、利用“广西党员远程教育”设施和“农家书屋”等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对村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抓住群众议论、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针对性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建设融入到有声有色的行动之中。二是始终注重社会公德建设,引导和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做文明村民。三是抓好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建立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电视、桌椅、各种电教设备齐全。同时还设立了科普宣传栏,不定期对农户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四是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改善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睦友爱的社会氛围。
8、结合“诚信计生”活动,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一年来,全村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全村计生率达100%。
9、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整治村容环境,加强卫生清扫的管理,狠抓卫生死角的整治,彻底清除各类垃圾,填凹平坑,清除淤积死水,扩大绿化面积,使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
汪乐村的“和谐村屯”建设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九大和谐建设”考评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力争将汪乐村建设成为“自治区和谐村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