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国柑橘学会的年会在12月下旬召开,正是阳朔金桔成熟的时候,阳朔白沙镇平岭、冬瓜桥村的石山上,到处是硕果累累的金桔树,同样醒目的还有山下一幢幢青瓦檐、白粉墙的别墅式新房,这让与会的代表们频频发出赞叹。“没有这些金桔,我们哪来这些房子啊。”白沙古板村村民李开旺高兴地说。以前金桔多在春节前就卖得差不多,因为当时上市水果较多,所以售价不高。实施了树冠盖膜的“三避”栽培技术后,金桔就好比被一把大伞保护着,既能避寒,又能避雨还能保鲜,可以到春节过后再卖。春节过后新鲜的水果少了,金桔一枝独秀,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给阳朔果农带来了高收益。
独门种植技术成专家关注亮点
金桔是广西的传统水果,而阳朔金桔更是以果大、皮薄、色鲜、味甜的特点,享有“阳朔金桔誉中华”的美称。现在,阳朔不仅成为我国金桔的主要产区,全县金桔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总产量达12万吨,而且也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等荣誉。记者在阳朔走访中了解到,现在虽然才是12月下旬,白沙镇古板村金桔一等品的收购价已经达到1公斤22元的价格,全国各地客商在阳朔拉开了收购大战。
与会的各地柑橘行家们不少就是冲着广西的金桔而来。来自湖南的一位柑橘技术人员说:“我们湖南也是金桔主要产区,此次到阳朔就是来取经的,打算好好和这边的桔农、专家们交流,多带些经验回去。”中国柑橘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在年会上很大方地称赞道,阳朔金桔品质不错,生长环境佳,种植的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被当地农民形象称为给金桔“撑伞盖被”的“三避”技术,成为与会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小小一块膜,解决大问题。”邓秀新因为曾多次到广西调研,所以对“三避”技术如数家珍:能防雨雪冰冻灾害,能有效防止部分病虫侵害,减少落果、裂果率,提高品质、产量,延长挂果时间,提高金橘卖价。他说,广西光热资源好,推广“三避”技术条件成熟,空间广阔。其他省市学习推广时要注意规范实施,尽量采用无雾薄膜等材料,避免部分水汽回落冻果等问题。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