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海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建以来,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日常的管理执法中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以美化市容市貌,构建和谐城管为己任。“和谐”对于城管职能部门而言,不仅是搞好自身队伍建设的和谐,更要搞好与所面对的市区许许多多经营业主间的和谐。城市管理的“管”与“被管”这对矛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要使“管”与“被管”的双方,在法治的框架内缩小差异,求同存异,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城市管理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努力营造优美、整洁、文明、宜居的滨海旅游城市,是与广大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构建和谐北海的目标是一致的。大队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的市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特别是在管理中推行物业化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采取“堵疏”结合办法、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勤联治等,工作成效明显,较好的解决了“管”与“被管”矛盾、解决与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上出现的推诿、扯皮问题,为构建和谐城管夯实了基础。
一、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团结和谐,业务精、素质高的城管队伍
该大队加强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注重人员业务知识再教育,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大队规章制定,制定并完善《海城区综行政执法大队执勤管理规定》、《海城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十不准”》、《队容风纪规定》、《考勤制度》、《综合执法队员职责》、《车辆管理办理》等多项制度。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园林绿化》、《路灯管理》、《燃气管理》、《市容》、《环卫》及《行政执法中一般程序的实务操作》等,聘请专家到大队授课,着力提高队员的执法能力,解决了队员业务知识单一的实际问题,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在队伍中坚持教育队员爱岗敬业、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服务社会的城管精神,不断完善实现城管工作突破的思路和措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宜居的北海市“首善之区”而努力。三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增进大队干部职工的了解,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大队成立近一年来,开展了第一届职工运运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文明执法,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
(一)文明执法,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和办事程序。坚持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文明执法的指路标,先后制定了《海城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十不准”》《队容风纪规定》《执法人员文明用语》等制度,并落实到每一名执法队员。(二)转变观念,弃旧纳新。通过创新管理,采取“疏堵”结合和“有限开禁”的办法攻破多年陈积的热点难点问题。体育路临时摊位和流动水果摊点引进物业管理模式、富贵路夜市摊位抽签安排邀请工商部门、个体户业主代表全程介入的“阳光工程”等工作,就是创新管理的成功范例。(三)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关注民生,加大为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在不影响交通、市容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临时便民点,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周边农民解决就业和生计问题。例如今年西瓜丰收上市,通过设置的临时销售点为自产自销的农民提供了方便。(四)提高行政效率,做好为民便民接访,及时处理信访和投诉工作。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内容与现场取证资料相结合的投诉反馈表,以电子或书面形式及时处理、及时反馈。(五)总结经验和大胆查摆存在问题。大队领导班子与各中队、股室负责人定期召开碰头会,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共享工作经验与工作方法。对于存在问题勇于摆上桌面,共同研究并各个突破,充分体现大队人文和谐。
三、与交警、工商、规划等职能部门建立联勤联治机制
该大队积极探索管理方式,与交警、工商、规划、市场管理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勤联治机制,强化了城市管理力度,理顺执法管理的“横”向联系,解决了管理上容易出现的推诿、扯皮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