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德河南路街有一对姐妹,她们同住在一条小巷,分别在小巷的北面和南面,二十多年来她们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知信任,热心于公益事业,为他人想急他人所急,她们的为人得到周边的老街坊、妯娌、姑嫂等人的称赞,对她们的昵称是邱姨、娟姐。她们分别是高菜村的妇女主任邱福珍和上海北居委会支部书记谭世娟。
俗话说:相识是缘。三十多年以前,邱姨从外乡嫁到高德,人生地不熟,但和善、乐于助人的邱姨很快与整条街的街坊邻里成了好姐妹。当娟姐嫁到与邱姨同在一条巷子居住时,邱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邱姨对这位刚嫁到同一巷子的小妹给予关心,像姐姐般地教她与婆婆家人相处,怎样打理家庭等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生活知识。而娟姐很乐意与邱姨在一起,喜欢邱姨的为人,从邱姨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与邱姨一样成了热心、乐于助人的好媳妇。这样,时间一长,她们无话不说,总有说不完的话,成了一对心相印心坦诚的好姐妹,真是有缘!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邱姨和娟姐住的这条街是整个高德的中心地段,人多,热闹,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邱姨和娟姐她们的脑子灵活,分别开了一间店铺,经营得很好,生活不错。在得知邻居林奶奶一手带大的孙子现在没有工作,想做点小买卖,但由于生活困难,缺少资金后,两人二话不说,亲自送上钱给林奶奶的孙子小潘,并引导小潘先从小买卖做起,经过她们的指导,小潘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为了使小潘安心做生意,邱姨和娟姐有时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经常帮忙做一些家务。小潘现在也娶了媳妇,一家与邱姨和娟姐亲得胜似一家人。
邱姨和娟姐不仅是生活的好姐妹,而且是工作的好伙伴。由于她们邻里之间以礼相待,友爱诚信,得到周边居民的好评,在群众心中有很高的威信。在村居委换届时,她们成为了群众心中首要的人选。从1994年到现在,邱姨担任了高菜村委员、村委副主任、妇代会主任等职务,娟姐担任了高德二居委的委员,后又担任了上海北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虽然她俩所管的辖区不同,但她们的工作相同的,计生、民政、卫生等工作,都要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做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工作中做到相互交流,遇到分歧的意见能彼此商量,达成共识,能以大局为重。一直以来,她们热心公益于事业,积极开展邻里互助合作服务,计生、民政等民生工作总是到位,力所能及扶贫帮困,对孤寡老人和病残困难邻居主动关心照顾。特别是在开展清洁工程以来,她们总是亲力亲唯,以开展“爱卫月”活动为契机,到每条小巷每户居民中宣传要爱护村、社区的公用设施,爱护村边小巷的绿树,不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不饲养家禽和无证犬,对于一些不讲文明行为的进行了教育,同时还组织村居群众积极参与清洁卫生大整治,使高德河南路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为高德了营造一个整洁、亮丽的环境。
邱姨和娟姐也是邻里爱管闲事的贴心人。哪家有困难她俩就出现在哪家;哪家有家庭矛盾就讲和哪家,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话虽这样说,也有让人误会的时候,计生对象李某家(该对象人是高菜村的,而居住在上海中),由于该对象超生,生活困难,又到了年关,邱姨和娟姐她俩趁此时去看望和关心她一家子的生活。可刚到家门口,李某不分清红皂白,把她俩破口大骂,把一些难听的话都说了,还把她俩赶出来。原来是前段时间邱姨和娟姐到李某家做计生思想工作,要求对方交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遭拒绝,李某以为邱姨和娟姐又来找她的麻烦,就有了刚才的一幕。事后了解到,她俩是来看望她的,并带来了过年的一些食物,她非常地难过,也很感动,没想到村居干部会把她的困难记在心上,误会了她俩,但邱姨和娟姐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年,李某主动把社会抚养费送到她俩的手上。
邱姨和娟姐所做的好人好事很多很多,群众心中始终认为她俩是好姐妹,她俩做到了守望相助,诚信友爱,倡扬新风,保护环境,邻里和睦,是群众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