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就业190万人
最低工资1000元以上
《纲要》目标:未来5年城镇新增就业19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万人。力争到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月最低工资1000元以上。
【具体内容】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
自治区和各市建成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项目资源库,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发展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的微型企业。
从2011年起,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亩均产值超万元的“万元片区”,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支持劳务返乡人员发展产业、创办企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最低工资制度。
【代表声音】来自贵港市代表团的麦承标代表感慨地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很务实、很温暖。尤其是将“促进全民创业和就业”提高到增加居民收入的高度,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亮点。而且,措施中“干货”很多,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每年拿出2亿元来作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扶持。
也有代表认为,阻碍全民创业和投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就是创业环境问题。比如,一个企业从申报到立项,再到环评,都要经过多重手续,来来回回没有一年办不下来。希望今后在改善创业环境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狠抓“菜篮子”
农民增收“提速”
《纲要》目标:力争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500万吨以上。打造5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和20个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0家以上。
【具体内容】重点建设15个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35个自治区粮源基地县。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今年将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抓好粮食基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实施“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狠抓“菜篮子”工程和“339”工程、“万元增收”工程建设。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代表声音】陈川代表认为,广西农业布局分散,各村的差别很大,要像北方那样搞大规模的农业不太现实,像过去遇到一个好的品种一窝蜂上马也不好,供给多了,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广西的农业要发展出特色,才能促进农民的增收。
来宾代表团的代表韦金泉则表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是促进农民收入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政府下大力气促进农民增收,企业也要制定相应措施。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