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雷小琴 关海芳

韦锟/制表
数字对比:回顾2010年,从几个重要数字便可了解2010年我区获得的成绩。对比最近3年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上扬的弧线。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全区生产总值,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攀升,老百姓也感觉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2010年
全区生产总值91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3元。
2009年
全区生产总值7700.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
全区生产总值71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
2008年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我区收获了什么?1月17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自治区主席马飚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一五”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记者从报告中摘录了部分关键词,从数据方面展示出我区“十一五”的成绩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政府的工作重点。
“十一五”广西发展如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0亿元
千亿元产业:3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4元
12个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我区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1.2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1.13番,财政收入翻1.37番,工业增加值翻1.58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1.74番,服务业增加值翻1.02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14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1.23番,进出口额翻1.77番,实际利用外资翻1.64番,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翻1.47番,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翻1.53番。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0亿元
市民可以感觉到广西的交通是越来越便利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开到了梧州、贺州,坐上飞机可直达东南亚国家。“十一五”是我区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1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7800亿元。
我区坚持交通优先发展,开工和续建铁路29条,总营运里程达3200公里;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39条3400公里,建成总里程达到2574公里;全区新增公路3.95万公里,总里程达10.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
千亿元产业:3个
我区的工业也由初期阶段步入了中期阶段,2010年预计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2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3个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4元
“十一五”期间,我区也更重视民生,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共达2077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加997万人次。64万城市居民和316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连续5年全力为民办实事。
5年来,咱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经初步统计,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8917元增加到2010年17064元,增长了81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95元增加到4543元。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3.2%,物价基本稳定。
今年重点做什么?
经济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投资:2007亿元旅游总收入:1100亿元
全民创业:每年2亿元设基金
“全民创业”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和充分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自治区和各市建成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项目资源库,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从今年起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经济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左右。
投资:2007亿元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668个重大项目,年底计划投资2007亿元。在交通方面,新开工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南宁至凭祥段等6个项目,续建南宁至广州、贵阳至广州等21个铁路项目,竣工德保至靖西等2个铁路项目。新开工贵港至合浦等6条高速公路,续建梧州至贵港、麦岭至贺州等20条高速公路,竣工宜州至河池等4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
旅游总收入:1100亿元
重点推进已规划的十大生产资料市场、十大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十大零售商业中心和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策划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精品和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力争今年旅游总收入达11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