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湘屏 张孟君
继2008年之后,今年广西又遭受新一轮雨雪冰冻灾害。这一天气灾害,给全区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都带来不便,对交通、农业、林业等行业也造成较大损失。如何减少这一灾害带来的影响,降低损失?“两会”期间,本报对交通、农业、林业等厅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交通:完善预案层层联动
采访对象:人大代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黄华宽
黄华宽表示,2008年冰冻灾害发生以后,广西交通部门认真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寻求在恶劣异常天气下降低对交通影响的途径。他介绍,目前全区性的交通公路系统应急联动机制已建成,上至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到各市、县交通部门,一旦发生极端天气灾害,主要领导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
广西交通部门还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目前公路、道路运输、水运等,都分别建立了应对冰冻雨雪天气、特大洪灾、特大泥石流的相关预案,一旦灾害发生,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充分的物资和人员的储备。为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交通部门储备了防滑链、铲雪机、融冰的工业盐等物资。另外在人员准备上,广西各级交通部门均建立了应急抢险突击队,保证一旦灾害发生,这支队伍随时都能拉得出,冲得上。
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也是应对灾害的重要环节。前段时间桂北高寒,交通部门的信息24小时畅通,哪条路在哪个路段是什么原因无法通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都一清二楚,方便主管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黄华宽表示:“如果今年再现极端冰冻天气,我们会在2008年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以上几个措施,把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