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争先恐后共谋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广西将深入实施“两区一带”总体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力争到2015年该区域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达40%以上;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桂西优势资源开发,把百色、河池、崇左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
如何深入推进这一总体布局?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三大板块发展虽有先有后,但必须注重三个板块的联动。”邬弘辉委员说,西江经济带如同广西的大动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桂西资源富集区恰似这条大动脉的两翼,这三大板块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对成熟,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建设应进一步加快步伐。具体而言,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的深入发展,将形成“江海联运”的物流格局,这将带动桂西资源富集区的资源开发,从而激活三个板块的发展。
“水运成本低廉安全,对于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沿岸各城市乃至北部湾经济区的资源、原材料流通非常有利。”袁丽雅委员认为,从自治区层面应该统筹协调沿江各水利枢纽,将电力、运输和城市景观等涉及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通盘考虑,统筹协调推进,使得西江黄金水道能够达到2015年实现内河港口1.5亿吨吞吐能力的预期目标,从而带动整个广西的发展。
韦文晋代表指出,沿西江各城市,应该在自治区的指导下,准确定位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特色,力争达到西江经济带上各城市间的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优化服务
“‘多重机遇在广西叠加。’近年来,广西人在介绍广西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广西的确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说到机遇,代表委员们无不感慨:“我们应该用好政策,优化服务,才能最终抓住机遇,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覃维炳委员建议,除了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两区一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外,更应注重软实力的提升。首先在规划定位上注重与东盟国家和珠三角等经济区实现对接。除了产业结构的对接外,还应包含政策、文化的对接。其次,要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方面向先进发达地区看齐,打造无形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不应只顾各经济区内在的发展,还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框架下,用好相关政策,实现三个板块与大环境的协调发展。
陈元姮委员认为,各类资源和原材料以及产品,经过西江经济带的水运和对接东盟的海运,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广西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然而,现实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克服。要想让三大板块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加强自治区层面甚至是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比如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就牵涉了国家层面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另外,投资软环境、相关人才的配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她说,很多台商都非常希望到广西投资,借广西平台打开东盟市场,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广西各方面政策和经济发展策略。作为一名台商,她希望加强对“两区一带”的宣传力度。
声音就是力量。代表委员的箴言良策必将推动“两区一带”的总体布局的深入实施,美好蓝图将在各方关注下逐步实现。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