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塘仔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2458人,辖5条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设有党总支部1个,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3名。村党总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立足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争创 “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和谐建设。
一、深入实施“四个培养”工程,强化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和谐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注重实效,从2002年以来,该村共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36名。致富能手强,家庭较富裕,较好地起到了党员致富和带富的示范作用,大大提高了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威信。
二是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发展党员,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近年来,先后培养了詹洪辉、林满财等8名年轻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这些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对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整村推进工作中,他们协助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做了大量工作,使整村推进工作顺利推进,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威信。
三是从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和选拔村干部。近年来,培养和选拔了致富能手詹洪辉、陈玉富等同志进入了“两委”班子,党员致富能手林满财、石宗贵、李树贵三名同志为后备干部,班子素质得到提高,战斗力明显加强。
二、加快经济发展,为和谐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一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村委按照“种养为主,多轮驱动,全面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引导、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对效益差的虾塘进行改建,引进罗非鱼高效增殖技术,建立养殖罗非鱼210亩;引导群众投资20万元开展生猪养殖项目,共养殖生猪450头,年出栏达600余头;开展总项目投资50万元的甜玉米种植开发计划,将低效益的1170亩木薯地改造成高效益的玉米地,通过对原木薯地的改造,集中起来统一种植甜玉米,形成规模种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统一防病虫害,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节约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全村第三产业经营者已发展到98户,劳务输出560人,为全村增加人均纯收入450元。第三产业已成塘仔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三是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启动了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举办大型科技培训班5期,发放科普资料2500余份;组织农民科技致富能手到各地观摩学习,求取真经等;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率和贡献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统筹兼顾,推动村庄整体发展
塘仔村把巩固提高示范成果、拓展服务领域作为全村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服务、卫生、文化、治安四大战略,强化意识,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为183名困难村民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清运垃圾1000余吨,改水改则147座,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生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散发法制宣传资料1500余份,推进了依法治村进程。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塘仔村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创建精神文明模范村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春节期间组织了一个排球队参加了全镇排球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在本村开展篮球赛、拔河赛等。这种文体形式,既丰富了群众节目生活,又提高了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科技致富女能手、优秀党员”等评比活动并给予了奖励,促进了群众观念转变;同时举办了农闲季节文体活动,18个村民小组组织了5支秧歌舞蹈队,每晚在村灯光球场进行舞蹈健身活动。活动丰富了全村人民文体生活,激发了群众健身意识。
通过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塘仔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了全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产业发展上,还是在享受环境、生活上,村民都得到了极大的实惠,达到了创建和谐文明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