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六戒”,是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广西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实现“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实施“富民强桂”战略是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各项重大工作落实到位。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明显增多,进一步加大完成任务、落实工作的难度。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考验着我们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求要有优良的作风,以形成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强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并通过这种优势,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力行“六戒”,既要强化党性修养、从严管理干部,也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完善机制制度
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六种意识。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加强党性修养是优良作风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只有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最重要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为此,要强化六种意识。一是强化竞争意识,增强发展紧迫感,戒骄戒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促进广西腾飞不懈努力;二是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戒懒,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四是强化务实意识,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五是强化落实意识,把功夫用到抓落实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六是强化自律意识,做到慎独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严明党的纪律,严格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严格管理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力保证。坚持把严格执纪作为加强作风建设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对作风问题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理。把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重点,严格执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使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对干部管理要坚持“四严”和“双讲”原则,“四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双讲”就是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用好一个干部,就会树立一面旗帜、激励一大批人。因此,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力行“六戒”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人品、官德、作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考察,以是否做到“六戒”看德才,以抓落实的成效看德才。对那些人品正、干实事、能干事的干部,那些不张扬、不拉关系、埋头苦干、吃苦耐劳的干部,那些努力做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干部,要提拔使用,不能让那些做人实在、作风实在、干事实在、业绩实在的实干者吃亏。同时,要致力于创造有利于力行“六戒”的良好氛围,诸如: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发没有指导作用的文件、不开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不下达没有完成条件的指标、不布置没有专人负责的任务、不安排没有时限的工作、不听“大概、差不多”的汇报、不搞“图形式、走过场”的检查,等等。
强化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真正取得长效,必须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人。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教育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干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养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行为习惯。二是建立健全责权统一的责任机制。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对作风建设好、工作落实到位的给予奖励;反之,要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建立完善党内外制约有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检查,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媒体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增强监督合力。四是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用科学合理的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五是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的沟通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着力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通过开设“行风热线”、“民情直通车”等方式,搭建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蒙国莲 作者系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玉林市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