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们介绍,根据国外住房规划规律,中低收入群体住老城区,因为市区配套成熟,交通便利,生活成本较低,但容积率相对高;而中高收入者则住新(外)城区,交通较远、生活成本较高,但容积率低,环境品质优越,私人属性强。借鉴这一经验,结合当前南宁市的城建目标,为缓解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其综合生存环境,建议在公共租赁房项目规划用地选址上,不宜选点太偏。
提案建议:
选址可“化整为零”
有委员认为,香港“以商养房”的运营模式值得借鉴。从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间,香港公屋营运赤字达120.36亿港元,但同期仅出租屋苑的附属设施收入就达216.02亿港元,在扣除付给政府的50%红利后,其余额足以弥补公屋运作的大部分赤字。据介绍,香港房屋署建造的公屋小区设施齐全,学校、娱乐设施、福利设施等布局合理。小区内的商场、停车场都属于房屋署的产业,向社会公开招标,竞价出租,收取的租金和管理费足以弥补公屋运作大部分的赤字。
在解决公租房用地方面,提案中也开出“药方”:其实,每个项目地块面积并不需要很大,甚至可以结合直管公房清理、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闲置土地回收等方式,化整为零,以此解决公租房的规划布点难题。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