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莫艳萍 通讯员宁国用)记者2月23日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2011年度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于近日下发,今年我区将建设13个特色名镇和21个特色名村。
13个特色名镇包括5个特色工贸型强镇、2个特色生态(农业)名镇、3个特色旅游型名镇、3个特色文化型名镇。21个特色名村包括4个特色工贸型名村、6个特色生态(农业)型名村、5个特色旅游型名村、6个特色文化型名村。
根据《方案》,特色工贸强镇名村将重点推进工业发展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打造10亿元特色工业集中区,创建至少1个以上区域性或者自治区级的工业特色品牌,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推进跨区、跨国边境区域专业市场建设。
特色生态(农业)名镇(村)建设,将建设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和青山绿水、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着力改善农村道路、电网、供水、能源和居住等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镇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特色旅游名镇(村)建设以建设区域性的旅游村镇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年接待游客不少于20万人次的镇、5万人次的村,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内外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特色文化名镇(村)建设,将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发展以民族、民俗、民风和民歌等为主体的民间文艺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着力打造文化设施完善、文化特色显现、文化产业聚集、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村镇。
为确保特色名镇名村建设顺利开展,《方案》指出,在完善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将特色名镇全部纳入自治区扩权强镇的试点范围,按照扩权强镇的原则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