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特派记者 乔晓莹 蒋秋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顺利运行,去年前11个月,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增长40.6%,增幅大大超过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增长速度。”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驻桂全国政协委员彭钊说。但在深入调研后,他发现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企业在走进东盟国家时,会遇到种种壁垒。
彭钊说:“作为政协委员,我希望从国家的层面来推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次准备提交的《加快我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步伐构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新局面》提案就是这样考虑的。为准备这个提案,去年,我还到江浙进行专题调研,考察了印尼、越南等国。”他认为,各级涉外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中国企业充分了解东盟各国国情,构建包容性发展的对外经济合作新格局;国家要统筹研究制定我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对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的协调;此外,还要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构建自贸区的政治与商务服务中心,加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和组织协调工作等。
听说彭钊委员打算提交这个提案,来自湖南、福建、贵州、新疆等省(区)的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前来出谋划策,共同为中国企业加快走进东盟市场出主意。
“贵州与广西山水相依,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驻黔全国政协委员张光奇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建议,要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走进东盟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我国应该与东盟各国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沟通与交流,统一在自由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争取达成共识,发挥出我国在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应该在我国与东盟十国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贸联络点,形成一些联席会议的机制,定期协调在跨国经贸合作中的问题,并长期为我国企业提供走进东盟国家的政策指导和服务,这也非常重要。”驻湘全国政协委员龚建明接过话头。
福建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历史悠久,目前在菲律宾、印尼从商的闽籍华侨也不少。驻闽全国政协委员陈绍军说:“我们可以考虑呼吁国家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抱团出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样一种机制,帮助、带动、服务企业,让它们走进东盟更顺利、更健康。”
驻新疆全国政协委员滕玉芬则建议,国家不仅要为中国企业做好大量服务工作,还要加强对中国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的教育,引导企业建立良好信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立足东盟,得到长远发展。
围绕“加快我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步伐”这个话题,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不觉间时间已过了两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