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把“家”管好
兴宁区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妇女之家”的制度建设,通过“三深化”活动(即: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完善了培训制度,培养了600多名新型女农民;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完善了妇女创业就业机制,拓宽了城乡妇女就业面;深化“巾帼文明岗”,完善了创建体系,激发了妇女群体的创造活力。)在村和社区切实建好“妇女之家”,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完善功能,创新新形势下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妇女之家”植根群众中、近在妇女身边的优势,带动基层妇女工作整体活跃起来,把党开展妇女工作的阵地建设得更加坚强,把妇女的“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城区妇联主席庞庆玉在兴宁区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将妇建纳入党建考核,使妇建与党建做到同规划、同步骤、同发展,努力把“妇女之家”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妇女组织,建立起互助共赢的平台。
培树典型把“家”宣传好
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兴宁区妇联加大对各行各业先进妇女典型的培养和选树力度,发现、培育、宣传了一批优秀妇女典型、一批基层优秀妇女干部和基层妇女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学习身边人,干好当前事”,在继续发挥“五好文明家庭”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深化内涵、提升载体质量的同时,积极打造了望州南社区妇女之家示范点的“清洁卫生进家庭”品牌,在望州社区、兴宁社区、中华社区和朝阳社区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科普传播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使兴宁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主流媒体的资源优势,在报刊网站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大力宣传妇女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积极撰写各类信息39篇,其中被南宁市妇联采用15条,各新闻媒体采用信息6条;撰写工作调研2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妇女之家”在宣传教育、了解诉求、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等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上营造了关注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激励广大妇女更加团结进取,更加奋发有为。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