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自治区审计厅:上下联动 谱写和谐建设新篇章

二、创新机制载体,营造和谐建设氛围

环境造就人,也可以改变人。自治区审计厅在和谐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完善机制体制,创新活动载体,注重从干部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抓起,把一件件实事做细、好事做实,营造机关和谐氛围。

(一)创建长效机制,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自治区审计厅于2010年7月印发《审计厅机关工作制度汇编》,对人事教育学习、审计业务建设、机关行政管理、机关作风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等5个方面重新修订、完善了60多项制度,促进了机关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审计项目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细化基础工作,对审前调查、现场审计到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促进审计工作高效、有序推进。2010年,自治区审计厅首次在年内圆满完成全年所有审计项目任务,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3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通知在4月底前,组织广西日报、广西电台、广西电视台记者深入自治审计厅采访报道“工作落实年”的先进典型。

(二)创新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治区审计厅时时刻刻关注干部职工的冷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首先,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关心干部职工的成长。近年来,自治区审计厅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处级干部选拔任用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干部交流暂行办法》等15项人事教育学习制度,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2008年至今,自治区审计厅有2名处级干部被提拔为厅级领导干部,42名干部获提拔重用。 2011年3月在区直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自治区审计厅作了经验交流。其次,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关爱干部职工。自治区审计厅通过建立谈心制度,不定期开展分层逐级谈心活动,及时掌握并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做到“三问”,即生病住院必慰问、亲属去世必慰问、有特殊困难必慰问。以开展“文明处室”评比为契机,美化、绿化办公场所,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职工食堂,解决干部职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建立乒乓球室、健身房和活动室等,为干部职工搭建业余活动平台。与宿舍区附近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干部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每年定期强制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和倡导健康生方式、举办健康讲座、开辟健康宣传专栏等,关心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四个宿舍区,为干部职工营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2008年9月,自治区审计厅金湖路宿舍区被自治文明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卫生小区”。2010年6月,自治区审计厅被自治区卫生厅评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单位”。再次,监督关口前移,保护干部职工。为让广大审计干部职工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和谐审计,自治区审计厅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推行廉政承诺制、审计项目送审制、审计项目会审制、审计公开制、监督回访制等制度,筑起一道道廉洁从审“防火墙”。通过“四个必须”(即每年必须召开一次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每期审计干部培训班必须安排廉政专题课,每个审计项目进点前必须开展廉政教育,每个审计组撤点必须进行廉政督查回访)开展廉政教育,不断筑牢审计干部廉洁从审思想防线。通过开展廉政在线教育和现场警示教育,时刻敲响廉洁自律警钟。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