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吴凌平 通讯员 梁家智 黄位源
梁少炎是藤县塘步镇沙田村的养鸡专业户。在收购现场,记者看到,过秤、装车、付款,不到3个小时,梁少炎的3000多羽巨东鸡就销售一空。
“养殖一只巨东鸡需要8公斤专业料,村里不通水泥路的时候,养殖3000羽巨东鸡仅花在运送专业料方面就要多开支960元。加上其他运输费用,养殖一批鸡就得多花1100元,一年养3批多开支3300元。”梁少炎给记者算起了“交通账”,直夸乡村公路建设好!
“十一五”期间,藤县加快建设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交通项目,逐步形成现代综合交通网络。5年来,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94亿元。洛湛铁路藤县段建成通车,结束了该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南广铁路、贵梧高速公路藤县段加快建设;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5个泊位及进港一级公路已建成使用;藤新、藤容、潭太二级公路,同心、平福、大黎、和平、象棋等通乡镇硬化路以及县城东、南、西3条进城道路等项目的建成,使全县新增二级公路130多公里。同时,总投资近2亿元,总里程达90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建成526公里,城乡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藤县县长黄东明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藤县至香港水路运输里程562公里,水运运价每吨35元;而公路运输运价则为280元,水路运价仅为公路运价的1/8。“水路运输不仅价格低廉,还节能环保。”
“十二五”期间,藤县坚持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做好配套服务工作,配合支持南广铁路、柳州至肇庆铁路,贵港至梧州、荔浦至玉林、柳州至梧州等高速公路建设;强力推进洛湛铁路支线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铁路专线项目建设。争取将藤县辖区高速公路纳入与两广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三小时交通圈”;利用高速公路网和县乡公路网的有效衔接,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县域主要节点间“一小时交通圈”,形成出县通省快速交通网络。重点提高农村交通道路建设技术等级,增加通车里程,打通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组的“断头路”,初步形成网络化、高覆盖率的农村公路畅通网络。力争实现二级以上等级干线公路覆盖主要乡镇节点,三级以上公路覆盖全部乡镇。不断完善乡村公路的养护机制,争取乡村公路的晴雨通车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全县铁路通车里程要达到9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18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公里。重点加强对县城及主要乡镇的公路运输及枢纽场站建设,实现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有汽车客运站。加强对航道、港口码头、便民码头、标准化渡船的改造建设。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县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解决23.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