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 典型示范带动
2010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民政厅、教育厅、农业厅等12个部门发出了深入推进全区“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倡议书。在崇左、玉林、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9个区辖市的11个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分别举行“九大和谐建设”活动深入推进仪式,并建立了近1000个区、市、县三级“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示范联系点。随着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群众在参与中创造、在参与中发展、在参与中涌现更多的典型和感人事迹。自治区文明办认真挖掘和总结南宁市望州南社区、兴业县葵阳镇四新村等15个单位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强优柳钢、文明柳钢、绿色柳钢、平安柳钢”,构建和谐企业。
——百色市祥庆巷百色城“水洞巷”与“火烧街”两条老巷的人们,自祖辈以来,邻里相处融洽,巷乐融融,互助和谐。
——自治区国税局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推行“大一窗”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模式,开通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短信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纳税人满意度。
——桂林市秀峰区丽君街道以全面创建和谐社区为龙头,通过“邻里节”、“九岗岭之夜”文化节、特色楼道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有效载体,增进社区安全、促进社区居民团结和睦。
……
这些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有力辐射和带动了全区“九大和谐建设”活动全面有效开展,新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带领群众寻致富门路的柳城县冲脉社区党员韦美芬、和谐的玉林市玉州区新民社区庞富英一家、防城区防城镇鲤鱼江村许茂芳等“十兄弟”成为“和谐邻里”……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