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大化瑶族自治县:履行职责 建和谐新农村

大化瑶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队长 李桂新

  2010年4月,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水利厅党组委派,我到大化瑶族自治县挂任党委常委、副县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队长。挂职期间,我扎根岗位,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抓好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去年大化县共选派272名各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组成16个工作组,进驻全县16个乡镇158个行政村开展工作。为了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服务基层工作的指导员队伍,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队长、组长分片指导制度。二是加强学习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内容、解决问题的办法及主要技术要求,举办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树立四种形象。即:树立“实”的形象:摆正位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树立“公”的形象: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至上,坚持按政策法规办事,坚持公道正派;树立“严”的形象:要严格遵守指导员“五不准”,做到不扰民、不添乱、不违纪;树立“勤”的形象:要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腿、勤动笔,集中精力,扎实工作。

  立足本职,倾情帮扶新农村建设

  江南乡带林村是自治区水利厅定点帮扶的联系点,是自治区第三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贫困村。2010年以来,我们创新扶贫与基层党建携手共进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了带林村的扶贫开发建设。

  创新机制,形成扶贫开发建设的合力。江南乡带林村是大化县有名的落后贫困村。面对带林村扶贫攻坚的极大困难,我们制定了《自治区水利厅定点帮扶大化县江南乡带林村新农村建设2010年度实施方案》,规划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人畜饮水、村两委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类工程,提出“生态建设、绿色扶贫”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建立城、乡、村三级结对共建,全面实施“六个方面”结对帮扶内容,整体推进了扶贫开发建设。

  多方筹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新农村。去年以来,我带领水利厅工作队先后实施完成一大批带林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项目总投资633.8万元,为民办实事11件。工作队积极向县领导汇报,协调扶贫部门引进广东扶贫经费90多万元,实施村部整治亮化工程、道路硬化、文化体育设施、卫生室和环境建设等,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