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大学生到普通消防兵,谈夏林迎难而上。在入警大学生封闭培训时,因表现突出,他被评为“优秀学员”。“我此前22年跑步的路程和爬楼的级数累计起来,都不如这三个月多。”谈夏林告诉记者。
分到基层中队后,作为消防部队基层管理新兵,谈夏林以身作则,积极与其他干部协调配合,完善中队的各项会议制度、值班站岗制度,使中队管理更加正规化。谈夏林还热心社会消防事业,他同时担任了市实验小学、子材小学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课,为推行“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消防理念而奔走。
面对社会的关注和褒奖,谈夏林却淡然地说:“灭火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每个消防官兵都会这样做,作为消防官兵,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助人于危急之际,最让我们感到欣慰,也是最有价值的!”
工作两年,他没有回家过春节。去年大年三十,他和战友们一共扑灭了6起火灾,直到次日凌晨4时才得以休息。两年多以来,谈夏林就参加了120多次灭火救援,和战友共同营救了39名群众。2010年,谈夏林所在的钦南中队被自治区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被总队评为“三争优”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新闻快评
可敬的“浓烟哥”
钦州市消防支队钦南大队新兴中队的消防员谈夏林,与同事实施火灾救援行动时,在夹杂有毒气体的滚滚浓烟之中,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摘下,给手中抱着的孩子戴上。
谈夏林的举动被火灾现场群众发现,并用相机拍下来,发布到网上。这一个瞬间的动作,感动了广大网友,感动了各地人民,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浓烟哥”。
火灾浓烟中夹杂的大量有毒物质,能在数分钟内使人窒息死亡。据统计表明,在发生人员死亡的火灾中,有八成遇难者死于吸入的浓烟。对于这一点,受过专业训练的谈夏林心里最清楚;他也应该最明白,取下自己的呼吸器意味着什么。然而,面对保自己还是保被困孩子这道生命的选择题时,可敬的“浓烟哥”没有迟疑、没有犹豫,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把潜在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生死抉择关头,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谁是人民群众真正的保护神。
可敬的“浓烟哥”,是广西和谐稳定警民关系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身处边疆的消防官兵,为了人民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看到了消防官兵视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高尚品质。他们,是人民群众值得依赖的保护神。
可敬的“浓烟哥”,其舍己救人的精神,如同一股通透清流,荡涤人们的灵魂。(潘云锋)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