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地颂“基石”
本报记者 骆展胜 本报通讯员 马宏富 邹雨芯
山的信念——坚定不移;
山的脊梁——挺拔不屈;
山的品德——默默无闻;
山的情怀——博大豪迈!
6月30日,资源县17万各族人民为家乡的英雄王辉而自豪;为优秀共产党员王辉英年早逝而惋惜,为王辉用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时代壮歌而挥洒热泪……
在县城民族会议中心,来自县四家班子、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学校等各界党员代表2000多人默默坐在一起,收看王辉同志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现场直播。
资源县县长陈代昌动情地说:“王辉同志是我县创先争优的典范,是人民的好公仆。报告会真实地反映了王辉同志的一生,他那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品格,深深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
王辉虽离去,精神却永存。陈代昌告诫与会党员干部:“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通过深入开展向王辉同志学习,让身边的典型永不褪色,让全县涌现出更多王辉式的党员干部,凝聚力量,鼓足干劲,努力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王辉以41岁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资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清洪说:“看了王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深受鼓舞。我要以王辉为榜样,与其他组工干部一起努力工作,力争实现‘四促进’——促进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和谐换届、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
水的性情——宁静致远;
水的执著——一往无前;
水的胸怀——包容乃大;
水的向往——回归大海!
“王辉是我们创先争优活动的教科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学习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资源县纪委干部曹丽萍以这首《柔情似水》的小诗,称赞王辉留给17万资源人民的宝贵财富。
王辉同志的家乡——资源县梅溪乡,乡亲们守在电视机前泣不成声。党员罗初尧告诉我们:“我身为王辉家乡的村干部,观看今天的报告会,非常难过,也备感自豪。家乡以他为荣,我要带头以王辉的先进事迹来激励乡亲们,为建设家乡多作贡献。”
“参加工作20年,那是忠诚的20年、坚守的20年、操劳的20年,王辉同志公道正派、敢于负责、坚韧不拔、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精神,已化作家乡党员干部巨大的力量源泉。”梅溪乡党委书记周科含泪说,王辉是梅溪乡咸水洞麻林江人,他虽然在县城工作,但是,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麻林江父老乡亲。他生前积极带领群众修通麻林江第一条公路,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三木”药材及金银花,这些项目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当前,我县正在掀起学习王辉同志的热潮。每个党员干部首先要学习王辉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资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伯浩深情地说,王辉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王辉没有讨价还价,只有呕心沥血的执著付出。向先进典型学习,就是要学习王辉同志知难而进的精神,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敢于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矛盾最复杂的地方去,到工作最推不开的地方去;还要敢于接触基层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制约发展的“难”问题、社会关注的“热”问题,涉及群众利益的“大”问题。
“这么好的一位干部,才41岁就走了,太可惜了!”在收看报告会现场,退休老干部肖荣军叹息道,我们党和资源县的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党员干部,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公道正派的情操,同样激励着我们这些已退休的党员为资源的发展发光发热。
资源县7308名党员,除969名外出外,其他党员当天均收看了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