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党执政以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是人民群众充分信任和自觉选择而实现的,而且执政以后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制度保证,有实现群众利益的机制和途径,党联系群众的面更宽了,为民谋利的条件更好了,因而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党执政以后,和平的外部环境、掌权的政治地位、不断改善的物质文化条件,尤其是由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的生死考验到和平时期面对的现实诱惑,一些党员包括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认识逐渐淡化,与群众的感情和距离逐渐疏远,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执政之后,能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能否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对每个执政党成员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严峻的考验,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时刻警惕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体现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标志着党更加成熟和睿智。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对于布尔什维克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党始终牢记这一警示。从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告诫和“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到2011年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对“脱离群众的危险”的清醒认识和深刻警醒,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党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深刻启示。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之本,什么时候很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党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从而动摇执政基础,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因此,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时刻警惕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有效克服官僚主义现象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不仅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而且在实践中认真履行党对群众的义务和责任,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当前,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党的阶级基层更加巩固,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但也无可否认,随着权力的增大、地位的变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有所滋长。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没有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小视、轻视、甚至鄙视群众;在作风上,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搞形式主义,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甚至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此以往,就会扭曲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