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织就医疗便民网

织就一张医疗惠民便民网

——我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效综述

广西新闻网记者 董文锋

  医改,关系民生,牵动民生。但是,医改也是世界性难题。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而言,要建立一个覆盖5000多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10年2月28日,我区正式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年多来,随着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其成效也持续显现,老百姓在看病就医方面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见闻:2011年2月19日,南宁市青秀区津头街居民张秀珍来到津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药。张秀珍年逾六旬,查出患有糖尿病,每个月都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三趟。“糖尿病属于慢性病,要经常吃药。”她告诉记者,“现在抓药,比以前便宜了将近一半,而且大部分药费还能通过医保报销,让人省心多了。”

  看病就医因“贵”而“难”,主要是由于医药费用负担重所导致。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通过全民医保,降低个人医药费用。

  2011年,我区扩大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参保人数达940万人,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并且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

  新农合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区农民参合率逐年提高,2011年全区新农合参合农民达3900多万人,参合率从2005年的57%提高到96%,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正逐步得到实现。

  为提高保障能力,基本医疗保障的补助标准也随之提高。2011年,我区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确保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

  目前,我区以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以及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真正为群众织就了一张医疗惠民网。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