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选派千名大学生骨干赶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

  小事之中明大理

  【新闻现场】今年7月,贺州学院李祥期报名参加了贺州市举办的“挂职锻炼”活动,在校表现优异的他,被选派到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挂职担任编外团委副书记。挂职之初,李祥期想利用到洞尾村调研的机会,开展农村小额贷款的随机调查。而正是这项看似简单的调查工作,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开展工作的不易。

  在校向来表现活跃的李祥期第一次遭到了“冷遇”。

  洞尾村外出打工者众多,为了解农村小额贷款政策在基层的知晓率,他到村里逢人拦住便问:“你好,我是贺州学院大学生,你知道农村小额贷款政策吗?”而村民对这个一身学生气的年轻人似乎并不感兴趣,往往还没等他说完,大家便“夺路而逃”。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李祥期陷入了困惑。

  当地同事“点拨”道:在基层,要用“土话”跟村民交流,不要太文绉绉,更不要咄咄逼人。一席话让李祥期恍然大悟,“虽然当地话不太流利,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调查。基层工作不讲究方法可不行。”李祥期说,这是他在基层的第一堂课。

  【动态扫描】“我的心离乡亲们更近了。”李祥期这样总结自己挂职以来的最大收获。

  通过在白沙镇实地走访调查,李祥期发现,由于农村信息闭塞,许多人对于国家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并不了解,年轻人创业无门,最终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

  这也让李祥期意识到,小额贷款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做得并不到位。为加大宣传力度,他联合镇上的志愿者,制作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宣传公告,在各村屯张贴。逢赶圩日,他与志愿者一起到圩场,给农村青年介绍国家最新的创业信息和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了解贷款程序。

  围绕青年创业过程中信息滞后的问题,李祥期取得镇团委支持,建立起村级“创业青年人才库”,利用远教网等信息平台,帮助创业青年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等信息。

  “基层工作,要讲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李祥期表示,挂职以来,基层群众身上流露出来的真诚让他感动,毕业后他要全身心投入到基层中。

  【视角延伸】所选派的挂职者,都是政治觉悟高、热爱共青团事业的大学生骨干,他们根据个人专长和各自熟悉的工作领域,挥洒青春的激情,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使街道、乡镇等基层团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桥头堡”。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到基层挂职锻炼,不仅有助于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还能增进他们同基层群众和干部的感情。”团区委书记李泽说。

  挂职锻炼活动也得到基层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党委书记杨晓新告诉记者,以前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不是这个资源没有,就是那个资源缺乏,感觉工作很困难。大学生挂职为基层的团工作注入了活力,他们经常深入广大青年群众中,开展农村调研,并及时把调研结果反馈给地方政府,为地方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桂林市雁山镇党委副书记杨丹谈起大学生来镇挂职锻炼赞不绝口:“这不仅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同时也为基层和高校搭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激活了基层干部的活力。”

  尽管选派大学生骨干到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处于试点阶段,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此项活动已受到基层团委的普遍欢迎。记者从团区委了解到,从明年起挂职锻炼活动将在全区高校全面推开。

  “选派大学生骨干到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不仅使人才得到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更好更快成长成才,也是引导人才向最需要、最缺乏人才的基层流动集中的积极探索,还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整体战斗力,拓宽了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激发了团组织的工作活力。”李泽如此说。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