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王世勇
凌云县伶站乡浩坤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人称“世外桃源”。然而,悬崖峭壁阻断了出路,群众出行必经村口坡下悬崖上一处叫“猪笼洞”的坑洞,美景留给村里人的是美丽忧伤。200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该村打通一条隧道,建成通向山外的三级公路,从此,“世外桃源”历史被改写。
8月25日,记者慕名前去采访。从凌云县城出发,汽车一直穿行在群山之间。行驶到伶站乡岩流瑶寨,穿过一条黑洞洞的隧道,前方豁然开朗。湖光山色间,建于峭壁之上的浩坤村如城堡群,坚挺而美丽。“就在5年前,这里全部是茅草房,这个时候群众的生活正青黄不接!”当地司机阿海告诉记者。
村民罗景干家的两层半房子,算是比较气派的。罗景干介绍,原来6口之家,需要4个劳动力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政府帮修通路之后,两个老人就可以维持了,加上坡地退耕还林、“涝地”有水库补偿,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不错。由于环境好,村里的土鸡、土猪等深受山外人青睐,他家搞起山羊等养殖。几年下来,10多万元的房子就建起来了。“要是在以前,根本不敢想!”罗景干还满怀希望地告诉记者,村里也要出大学生了。他有个孙女在凌云中学读高中,而全村已经有两个高中生,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上大学,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如今,不少“世外桃源”里的浩坤人,告别爬猪笼洞的岁月,沿着修通的这条山路,大胆走出家乡,到沿海发达城市闯荡。最先走出大山的弄项屯的劳永芳,已成为工地管理人员,月薪2000多元。经过他牵线搭桥,浩坤村近100名村民走出了大山。
走出大山的村民,还带回了山外的致富信息。许多群众利用当地宽阔的草场发展种养业,规模养殖水牛、山羊和肉鹅,群众每年仅家庭养殖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350元。同时,当地部分群众还利用农闲时间经商,先后涌现出近10位经商致富能人。
记者眼前的浩坤村,青山绿水间,栋栋“打工楼”、“养殖楼”、“经商楼”矗立;“世外桃源”里,不仅鸡鸣犬吠,还车来车往,一条脱贫致富通途在浩坤人面前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