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记者走基层]盼“庄稼医生”常下乡

广西新闻网记者 吴凌平 通讯员 戴连升

  8月21日,烈日当空。蒙山县西河镇安富村小里组的潘仲全正在给水稻喷洒农药。“这水稻根底不发丝,不少稻苗枯黄,有的甚至死了,是什么原因?”看到记者一行,潘仲全以为是农技部门的“庄稼医生”于是发问。

  记者看到,他的每一块稻田里的秧苗都不均匀。据了解,在该县汉豪乡、陈塘镇等乡镇的山区农村也有类似情况出现。

  “我家共种植5亩水稻,其中有3亩是租别家的。以前去广东打工,今年小孩要上学了,就从广东辞工回来。”潘仲全告诉记者。

  “我们出去打工多年,对种田的管理技术知道甚少。希望农技专家常下乡、多下乡,更希望农技部门能经常送技术到田间地头。”老实憨厚的潘仲全坦言,“还希望政府开办一些农业科技培训班,发放一些宣传资料,让老百姓及时掌握种田的放水、施肥、喷药除虫等技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农技人员仅满足于“坐诊“,蹲在办公室里接受群众咨询的多,下乡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技术的少。因此,不少农民在产前获得相关技术辅导较少,特别是山区农民不会科学种田,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种植,凭经验种庄稼,由此导致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却得不偿失,出现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直接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蒙山县农业局局长何健说,今年以来,该县采取室内和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近千次,参加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向群众发放农技服务宣传资料5万多份。“只要有群众反映种植方面遇到的难题,就会派出技术人员去指导。但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和农业科技人员少、交通工具少等原因,一些山区群众及少数农民没能及时得到技术指导也是会有的。”他表示,今后将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经常派出农技人员下乡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指导,确保农民增产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