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曾永联
8月30日,在夕阳的余晖里,记者在崎岖的公路上乘车赶到马山县古零镇古统村农民李日明的家里。夫妻俩正收看中央电视一台播放的“新闻联播”节目。李日明对记者说:“我爱看新闻。”他妻子说:“我爱看农科知识节目。”闻讯赶来的隔壁邻居韦天周打断夫妻俩的话题说:“过去山里人娱乐单调,现在有了电视,还能长知识,懂信息,谁都爱看。‘村村通’成了‘心心通’。”
记者每到一处采访,农民们都指着卫星“锅盖”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这‘锅盖’,我们能收看到1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感谢党委、政府为山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为让山区群众听到广播和看到电视,几年来,南宁市投入配套资金3483万元,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作为全市为民办实事之一,并纳入扶贫攻坚的内容。经过艰苦奋战,全市目前已有1836个广播电视盲村通了广播电视,占年度总任务101.8%,超额完成33个任务村点。如今,这些山区群众围坐在电视前收看到多台的节目时,都无比高兴。
在良庆区南晓镇台马村,村民告诉记者,广播电视信号在该村落地的当天,壮族同胞个个奔走相告,喜笑颜开。他们头一回从屏幕上看到清晰亮丽、丰富多彩的祖国和世界风光,惊喜得个个瞪大了眼睛。村里小学校长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山区的孩子终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们的孩子更有希望了。”
广播电视的信号,像是千万条无形的高速路,打开了以往紧锁的一道道山门,给穷山沟里的农家送来了现代文明、农科技术和致富“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