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加快建基层文化设施 公共服务中心覆500个村

篮球场渐成村庄“地标”

从金秀的头排镇到桐木镇,记者一路经过的村庄,常有篮球场、健身器械映入眼帘。篮球场这一文化设施,正在逐渐取代土地庙和社树,成为一个村庄的“地标”。

仁里村的篮球场让村民颇感得意,因为该村球场比别村要多一个设施——钟塔。这是村民在建设球场时的创意,“我们看电视上的篮球比赛,场边都有钟的,打球要看时间,这样才正规”。篮球场不仅有灯光设施,还配套有戏台、化妆间。农闲时,该村的文艺队在这里表演文艺节目,农村“业余”生活的风气改变了不少。一名村干部说:“傍晚打完球回家洗澡,一来一回,搓麻将的时间都减掉了。”

距离仁里村不远的那马村,2009年也刚建了篮球场,办了多次村际篮球邀请赛。原来篮球场的建设只配置到行政村,但球赛风气一开,很多自然村也自筹资金建起球场,为的是能有更多时间和场地练球,不至于输给其他村。一名村民说,以前村里的生活就是“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现在球场的灯光亮起来,男人打球,女人跳舞,老人散步,小孩玩耍,“感觉现代化了”。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加速覆盖

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包括农家书屋等)、一支文艺队、一支篮球队。汇聚了这“五个一”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将改变农村看书难、看戏难、活动难的状况。

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过程中,各地农民发挥聪明才智,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在记者看到的仁里村,村民自筹资金为中心加建一层楼,就有了一个约170平方米的多功能室,可以开村民会议、排练节目、放科技电影。农家书屋则由值班村委轮流担任管理员,村民来看书,顺便也能办事。

还有的乡村选择退休回乡老教师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组织文艺队、篮球队的活动。通过农村居民大会来决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选址、功能等,由于村民自己投工投劳,对这些文化设施的使用、爱护都有很高的热情。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加速覆盖到各个行政村。去年,广西就建设了500个这样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今年继续加大投入,使8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自治区安排补助资金每个达到30万元。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