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推进诚信计生工作综述:从小山村走向全国

广西新闻网记者 董文锋 实习生 周 雯

  “诚信计生好”——在广西,这条遍布社区、乡镇以及村屯的标语,其实并不仅仅是一句宽泛的宣传口号。

  它或许还不够完美,但探索的背影,却是一个观念变迁的风向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起源于广西一个偏远山村的人口计生管理新模式,已远远超越了人口计生的范畴,它是广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成功探索的典范。

  计生干部从“被动工作”到“主动服务”,基层群众从“要我计生”到“我要计生”,计生新模式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的同时,社会氛围的转变,也显而易见。

  小山村里的新模式

  桂林市灵川县同化村,诚信计生模式的发源地。

  上世纪90年代初,同化村在全区率先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联保”,即以自然村为单位,村计生协会为主体,5名以上育龄妇女家庭自愿组合成立计生责任联保小组,签订合同,主动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实行村民互相监督,共同管理。

  诚信计生模式便是由此发端。

  随后,在桂林市的推动下,同化村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村两委负责、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知情选择”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2007年以来,这种模式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建立了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双向承诺,充分自愿”的诚信计生模式。

  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经人口计生部门和村委会与育龄群众共同协商规定:政府部门承诺提供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兑现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育龄群众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由10人左右自愿组成诚信计生小组,民主推选产生小组长,小组成员在《诚信计生协议书》上签字承诺自觉执行国家人口计生政策,遵守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从而在村级人口计生工作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

  诚信计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育龄群众做计划生育的主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口计生工作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这一做法广受育龄妇女的欢迎,同时形成了多数人管少数人的局面,扩大了监督面,缩小了摩擦面,在群众与政府间架起诚信“桥梁”。

  2009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到我区考察后,充分肯定了同化村诚信计生的做法,认为“诚信计生不仅让群众得了实惠,而且培养了新农村新农民的诚信道德,是一个群众自我管理、实行基层民主的好形式,应该大力推广”。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