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子江 杨郑宝
近日,记者在百色市田阳县采访发现,9月份以来,广西降水逐渐减少,不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但田阳县当地的农田却“不差水”,田间地头的抽水、引水、灌溉等工作井井有条。西红柿幼苗在茁壮成长,丘陵地带的芒果树也长势良好。
未雨绸缪 干旱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原来,近年来田阳县水利部门在发展水利事业,防范干旱灾害上未雨绸缪,不惜重金,不惜人力,使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天气一直是影响田阳农业生产的一大核心因素,水利建设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对整个田阳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地水利部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田阳县累计组织60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投入送水车辆1.2万车次,启动机眼井3183眼,泵站59处,启动抗旱设备5800台套。截至2011年7月,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6000多万元。正是因为田阳县在发展水利建设方面的的持续发力,便有了记者初到田阳时,在田间地头看到了这一幕。
记者走访当地一处蔬菜生产基地,发现农田里已经种满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西红柿幼苗。灌溉水渠网遍布田间。当地农民正在附近的引水渠取水浇灌幼苗,忙得不亦乐乎。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