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壮族歌圩传承基地在横县挂牌成立 老歌师定点传歌

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是壮族歌圩项目的保护单位。2006年,该馆对壮族歌圩的保存情况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并启动保护工作,将这一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调查,曾经因历史原因而销声匿迹的歌圩,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圩场消失、歌书散失、歌师失传等因素,歌圩数量大为减少。进入90年代后,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歌圩有加速衰落的趋势。即使在武鸣三月三、田阳敢壮山、横县邓圩这3个广西规模最大的原生态歌圩,歌手都以中老年为主,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传承危机。

为扶持民间歌圩,鼓励山歌传习活动,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在邓圩歌圩成立了首个壮族歌圩传承基地,从孩子抓起,让老歌师每周两次到基地向在校学生、周边少年儿童传授壮族山歌以及对歌技巧,培养新一代歌手。据悉,该馆计划在南宁市邕宁区、兴宁区,武鸣县等地逐步建立同样的传承基地,以点带面,让更多年轻人学会唱山歌。

相关链接

壮族歌圩

壮族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的民间传统民俗项目,广泛流传于南宁市良庆区、邕宁区、横县、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以及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等广大壮族地区。它是壮族节日聚会、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除了赛歌赏歌、对歌定情外,还兼有抛绣球、演壮剧等丰富的曲艺、体育、游戏、文娱活动。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