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剑
作为“百里柳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沿江近2公里范围内的18处人工叠瀑,给龙城山水“绘”上了一道气势磅礴的风景。在恢弘壮美的人工瀑布背后,有“造瀑人”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
美景背后有辛劳
位于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主体宽度达205米、垂直高度约12米的蟠龙山人工瀑布,是“百里柳江”沿江瀑布群中最为抢眼的核心水景。自2007年春节期间运行以来,柳州市江滨公园机务水电队的10余名工作人员,就一直承担着人工瀑布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瀑布运行期间,他们负责控制瀑布机组的开关阀门、检查设备工作情况和景点周边的例行巡查;瀑布停涌时,他们却不能歇着: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修复。此外,地下泵房内总共25组大功率水泵设备,每年还要分批大修,光是把这些每台重逾2吨的离心泵拆解下来送上地面,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人工瀑布的维护和管理还不是江滨“造瀑人”工作的全部内容。除了蟠龙山大瀑布,他们还承担包括驾鹤小桃源、蟠龙山文化公园在内的整个江滨公园管辖区域的水电维修,以及园林机械和车辆的保养、维护工作。当市民漫步在桃红柳绿之间时,机电队员们也许正挥汗如雨、满手油污地和设备故障掰腕较劲。
钻进山洞控全局
10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灯台山北侧山脚下的江滨公园机务水电队驻地,在队长谢柳强的带领下,近距离地接触了“造瀑人”。
“这里是人工瀑布的总控制室,泵房在瀑布水帘后方的地下12米深处。”谢柳强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只要开启18组水泵电机,就能让瀑布正常运转起来。总控制室设在灯台山的一个天然山洞中,里面整齐地排列着18组控制柜,是人工瀑布的“大脑”。在这里,每台控制柜对应两组水泵电机,开启电机时,工作人员只要逐个拉开柜门、合闸通电,然后再揿下柜门上的开关,地下泵房内的水泵电机就开始运转,把抽上来的江水送至山间平台上的水池中,然后溢出的流水就奔泻而下,形成壮观的人造飞瀑美景。
谢柳强说,总控制室虽然设在冬暖夏凉的山洞中,但瀑布运行时,洞内的温度会上升许多,特别是在盛夏季节,高温酷暑加上电气设备单调的电流蜂鸣声,会让人感觉特别不舒服。他打开一台控制柜,向记者演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记者留意到,控制柜内部的一块电源面板已被取走,旁边还挂着一块写着“检修中”字样的小牌子。
“挂牌是起提醒作用,告诉我们有队员在地下泵房内开展设备维护。”谢说,这样可避免总控制室值班人员错误操作,给地下泵房内的检修人员带来危险。他还说,把控制柜内的电源面板取走,又进一步降低了总控制室发生错误操作的可能性,确保万无一失。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