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写在博览会开幕之际:20年合作拓展自贸区成果显著

  自贸区成果显著 博览会强力助推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最重要的举措,也是最重要的成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需要而诞生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迅速成为自贸区强有力的“助推器”。

  博览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使命。博览会紧扣中国-东盟双方合作的需求和自贸区建设进程,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经贸合作内容,把自贸区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了企业层面。在商品贸易方面,博览会展示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在服务贸易方面,博览会围绕旅游、港口、物流、电信等服务领域开展了系列交流活动,促进了服务领域的合作;在投资合作方面,博览会着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七届博览会,共有26万多名客商、1.4万多家企业参展参会,100多家中外商协会与博览会联手合作,几十个城市在博览会上展示城市魅力和合作商机,成效显著。

  2004年,首届博览会举办当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目标,2007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目标。2010年,自贸区建成后的第一年,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927.8亿美元,一年之间增长了三成以上。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也不断扩大,投资额累计达800亿美元。双边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这份沉甸甸的果实,为自贸区建设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自贸区的全面启动,并不意味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史使命的完成,恰恰相反,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这正是博览会光荣而艰巨的未竟使命。

  10+1>11 博览会常办常新

  中国-东盟20年对话合作不断深化,硕果累累,得益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凝聚11国的力量,整合了11国的资源。8年来,博览会不断创新,把11国的共同意志转化成10+1>11的无穷动力,传导自贸区商机,服务11国企业,造福11国人民。

  8年来,博览会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共办机制,建立了由各国经贸部长担任组委会共同主任、司局长担任副秘书长、处长为联络官的三级共办工作构架,形成了博览会高官会议、联络官会议等磋商机制,邀请了中国和东盟国家39家商协会作为博览会的支持商协会等,建立起共同主办、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博览会还创新推出主题国机制、重点主题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从第二届起,博览会推出“魅力之城”,各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展示其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把国家层面的合作进一步延伸到城市层面。从第四届起,每届博览会由1个东盟国家担任主题国,主题国领导人率团出席,举办主题国国家馆开馆仪式、巡视主题国商品展馆,与中国企业家座谈等。也是从第四届起,博览会紧扣自贸区建设需求,围绕中国-东盟十一大重点合作领域,每届选择一个重点主题,举办相关活动,推动务实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作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政要出席的一个重大仪式,新意迭出,成为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品牌。博览会每届开幕式都以“水”为元素,“合作之水”的创意贯穿始终,生动形象地把中国-东盟合作的历史、现实、未来,以及博览会的作用和意义展现出来,充满了创新精神,融合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内涵,受到各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